长江商报讯 老龄化、少子化日益凸显,约三分之二企业表示“没有接班人”
最近,日本神户钢铁造假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另一厢,占日本企业98%以上的中小企业正面临断代危机。
不少盈利的中小企业无奈停业;一些中小企业正寻觅中国“继承人”。
“日本制造”为何突然麻烦缠身?
无人接班 企业赚钱也关张
日本中小企业占据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其中经营超过百年的有上万家,是“匠人精神”的栖息地。
但随着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益凸显,许多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管理层老化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匠人精神”由谁来传承?
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的一所居民楼里,有一家名叫“3.1D”的工业设计公司。这家小企业员工仅有10人,社长根本弘一今年63岁。
筑波市被誉为日本的“硅谷”,有众多科研机构和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中小企业,根本的企业是其中之一。
“我有两个儿子,但是他们对工业设计都不感兴趣,”根本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未来面临企业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这也是许多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根据日本帝国征信公司去年1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日本国内约三分之二的企业在被问到继承问题时,回答“没有接班人”。
在销售额不到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中,约80%的企业缺少接班人。
2016年,日本约3万家中小企业宣布休业或者停业,比2007年的2.1万家大幅增加。据了解,其中有大约一半的中小企业是在盈利的情况下宣布停业的。
寻觅外援 想到“聪明的中国人”
谈及自己公司的前景,根本说:“我现在手里还有资金,可以维持公司。等到资金没了的时候,我打算雇佣一名聪明的中国人、印度人或者美国人来当下一任社长。”
根本考虑寻找有才能的中国等国的经营和技术人才,采取招聘经营者的方式,维持企业未来的运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日本经营者都和根本一样,对企业的发展持开放态度。
日本富士通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金坚敏表示,现在许多外国人希望传承日本企业,但是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者担心技术流出,而选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自己的“手艺”。如果衔接不好的话,这些技艺很难传承下去。
中小日企 问题丛生
金坚敏指出,除了企业的继承问题,日本中小企业还面临创新乏力、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
在日本的产业组织体系中,大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开发技术,中小企业帮助大企业生产高质量的零部件。这样形成的产业链,在全球有良好口碑。
金坚敏说,全球化背景下,日本这样的组织体系碰到各种问题。
“因为成本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大企业又承受低成本、高效率的压力,于是开始使用国外的零部件。虽然日本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很好,也有很好的工匠,但是缺乏创新,也没有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所以这也是导致企业关闭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指出,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传统产业非常厉害,但在新经济兴起后竞争力逐渐下降。“虽然你有好的东西,但是附加价值不是很高。日本需要产业升级,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把中小企业改造成高技术的产业。”
但矛盾的是,日企的经营者年龄大多在65岁到69岁之间,相对保守,对这些新事物的接受度较低。
中日企业 优势互补
谈及自己公司这些年来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根本说是“资金”。这同样是许多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金坚敏说,中国企业拥有雄厚资金,中国有广大市场且新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传统经济方面与日本还存在一定差距。
“日本的实体经济仍处于高端,有很好的技术,可以嫁接到中国的中小企业,提高这些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和日本企业合作。”
筑波科技株式会社营业部部长海老原正美说,日企的经营者很害怕失败,所以即使新技术出现,也很难被接受。大家都有求稳心理,害怕采用新技术后会损害原有的经营。
他说:“但是中国不一样,有新的技术很快就会被采用,而且有广大的市场,所以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开始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
如何传承 借鉴经验
事实上,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后继无人的问题,正在采取应对措施。
在融资方面,日本政府联合银行对继承企业的新经营者提供低利息融资服务;在继承方面,政府委托相关机构专设部门,为希望由外人继承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平台。
日本还有专门的产业整合机构,把同一个行业的中小企业整合成大一点的企业,以便更好地融资,进而获得自动化的投资,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经营。
(新华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