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这个学校,你会想念什么?”正在东京某公立小学读3年级的女儿毫不迟疑地回答我:“给食!”(日语“给食”就是学校午餐的意思。)她上学的最大动力竟然是“给食”,可见日本的校园午餐确实能抓住孩子的心。
在日本,孩子们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公立小学之间的条件都相差不大,学生上学也无需家长接送。女儿每天在学校吃午餐,一餐的费用大约人民币15元。每天早晨去学校时,我都要在她的书包外面挂两个布袋子,一个装体育服,一个装午餐垫。
女儿每周一下午去另外一个小学补习日语,这是日本政府为了让外国孩子尽快融入当地的一项措施,由老师一对一免费教外国孩子日语。所以,每周一中午我去教室接她的时候,都能看到孩子们在吃午餐或在收拾餐具的情景。孩子们将腿上垫着旧网球的桌椅重新拼凑,四个人围成一组吃饭,每个人吃完饭就将碗、筷、牛奶瓶等归类放好,再由值日生搬到餐车上。其他的同学有的将桌椅归位,有的扫地,有的趴在地上用毛巾擦地,大家看起来干劲十足。
作为家长的我,曾经参观过另外一个小学的午餐准备过程。值日的几个小学生白大褂白帽子穿戴整齐,将学校食堂准备好的午餐用餐车推到教室里,再给同学们盛上饭菜。午餐后,他们再将所有餐具收拾好送还到指定地点。
女儿还比较过日本的校园午餐和北京的校园午餐的区别,她说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的学校午餐比较精致,一个托盘上有碗有碟,像是“正经”吃饭;而此前在北京的学校午餐则是一个快餐盘,感觉像是吃“盒饭”。看来小孩子不仅看重午餐的内容,还在意午餐的形式。
日本学校还很重视通过午餐对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在菜品上注重采用所谓的“和食”。
学校还会举行试食会,邀请家长们到学校品尝午餐(每人交纳一份午餐费),并和学校的厨师们以及营养师进行交流。记者也曾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试食会。午餐内容包括蔬菜、猪肉、味增汤、牛奶和米饭。随餐配的文字说明里,则详细介绍了不同年龄学生每餐应摄取的营养标准。除了营养值,每日选用的食材产地、每个月的食谱,都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一旦出问题时可以追溯,学校每顿饭菜样品都要冷冻两周,并且定期检查食品的辐射值。
今年9月底,东京不少学校的学生反映牛奶有异味,明治公司临时紧急更换了给学校供奶的工厂。后来明治公司追溯调查发现,并非食品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该批次牛奶采用了特定地区的奶源。明治公司称,单一奶源会受饲料、气温、湿度等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通常应该是采用多个奶源地的奶源混用实现口味均衡,明治公司后来也给学校发来了通知,表示将注意保持牛奶的口感稳定。
学校每月都会发给家长一份当月的午餐表,表里详细标明了每天的午餐内容。基本上每天的菜品种类都不一样,女儿放学回家总是说对当日的午餐很满意。
女儿在中日两国上学的经历让我感觉到,日本的校园供餐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食品安全做得很彻底,即使出现问题也能较快查明原因并纠正。其次是午餐营养配给很科学均衡,既能让孩子们喜欢,又能让家长放心。
此外,注重校园午餐时的形式感,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责任感和感恩之心。一顿午餐不仅是进食果腹那么简单,还蕴含着一种秩序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