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媒:临时工和不负责任的管理层让日本制造走下神坛 神户钢铁、高田气囊、三菱汽车、尼桑汽车,在去年短短一年中,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屡屡爆出“造假大案”,让“日本制造”的名声遭到重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屡屡造假?为探寻真相,华尔街日报于2月7日刊登文章指出,日本落后的公司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导致造假横行,管理层不一定需要为丑闻承担法律责任,而一线车间大量使用“没有干劲”的临时工,导致去年屡屡“出大事”。 神户钢铁因为造假道歉@视觉中国 失去了对生产一线的掌控 华尔街日报表示,日本在管理上使用的kaizen法(意为持续改善),在实践中即为取消不必要的活动,降低过剩库存,发生问题时利用团队精神解决问题。 日本模式把日常经营管理和创新的巨大责任放在车间现场的生产线工人身上。这些工人被很多日本人视为匠人,传统上享有终身铁饭碗,作为回报,工人对企业目标全力以赴。 人们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无论何时发现严重问题,丰田汽车公司的工人都有权拉动警报停止生产线运行。车间螺丝或工具乱放被认为是重大违纪,必须纠正。 但是,日本的这种管理方式是建立在曾经的终身雇佣制的基础上,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终身雇佣制已经成为了日本无法负担的奢侈品。而随着这种制度的瓦解,过去那种放权给生产线工人的举动已经成为“定时炸弹”。 华尔街日报援引了解情况的管理顾问和公司律师相称,过分放权给生产线工人不仅让公司容易出现欺骗和偷工减料的现象,也让高管有了推卸责任的藉口。东京律师猪濑直树(Hideaki Kubori)专长是处理公司丑闻,他说,现场已经沦陷,由于公司失去了对现场的掌控,日本产业已经陷入某种危机之中。 案例:神户钢铁 华尔街日报表示,据去年10月份完成的内部报告显示,为了保持盈利水平,神户钢铁要求生产线工人超时工作,高管也不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一位神户钢铁的质检员表示,在交货压力大的时候,尽管他指出有些产品可能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但神户制钢所员工还是批准发货。他说,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为快速交货牺牲质量。 另外一位在神户制钢供职30年的员工向华尔街日报称,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质检员成为首批被裁员的对象之一,因为他们似乎不像生产线工人那么忙碌。这位员工称,生产线工人被要求自己检查质量,而在公司暂停招聘后,一些质检工作被外包。参与数据造假的工人感到别无选择,因为他们需要维持生产,而一些有紧急订单的客户有时也会接受未达到技术指标的产品。 神户制钢在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承认,导致这场丑闻的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工厂工人经常在没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士参与的情况下自己处理问题。而公司的管理人士则否认在问题曝光之前知情。 被蚕食的份额 在日本制造质量下降的同时,中韩开始蚕食日本的份额。华尔街日报表示,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和船舶出口方面,中韩蚕食了大量原本属于日本的份额。去年11月,全球累计造船新接订单量为1951万修正总吨,同比增加783万修正总吨。排名首位的是中国(713万修正总吨),韩国和日本分别以574万修正总吨和182万修正总吨的分列第2、3位。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36.3%,比韩国(29.4%)高出近7个百分点。 就连日本船舶业的“大佬”之一川崎重工,在去年12月时也表示,为终止连续3年亏损的现状,日本川崎重工业计划把油轮和干散货船等商船建造业务向人工费等建造成本较低的中国转移,以增加生产、抗衡中日企业不断增加的建造量。预计该公司7成的商船建造业务将最终转移至中国。 川崎重工将把70%商船建造业务移至中国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上行下效”,隐瞒一切 所以,华尔街日报称,终身雇佣制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大量的日本企业开始使用“临时工”削减成本,这样一来,严重依赖一线车间工人的日本工厂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一方面,在工人水平日益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的情况下,日本还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试图制造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这更加剧了一线工人的负担,而对此,日本工厂的解决方案也“非常日本”——修改产品数据。 日本著名的高科技碳纤维制造商东丽公司(Toray Industries)就在去年11月28日承认,旗下汽车轮胎子公司曾在长达近8年的时间内,篡改制品的检查数据。此外,东丽从去年7月掌握违规后1年多并未对外公布,社长日觉昭广更表示,若非神户制钢造假丑闻不会公布篡改数据。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东丽汽车轮胎材料子公司“东丽Hybrid Cord”(爱知县西尾市)在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共149次篡改了制品的检查数据,向轮胎厂商等13家公司供应了不符合承诺标准的违规轮胎增强材料等产品。在此期间,该公司品质保证室2名历任室长滥用负责人权限,在检查成绩书的批准阶段进行数据篡改。在获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提供不达标制品,这种名为“特别采用”的商业惯例成为了篡改的动机。 东丽道歉@视觉中国 另外一家著名玻璃制造商旭硝子公司(Asahi Glass Co)的CEO岛村拓也(Takuya Shimamura)更是直接指出了日本的造假问题,华尔街日报援引了岛村拓也的一次讲话,他表示,过去10年间,旭硝子每年都会进行一项调查,询问员工是否会按照其负责人的指示帮助掩盖产品缺陷。结果,给出肯定答案的员工数量之多令人意外。 岛村表示,减少招聘终身雇员的代价正在显现,并称他会定期视察该公司的工厂,要求雇员遵循正确流程。在岛村作出这一表态数周之后,旭硝子宣布旗下一家子公司在未进行必要检测的情况下,为一种玻璃管提供质保证书。该公司为此致歉,并表示将解决这一问题。 改革日本制造? 那么面临种种困局,日本制造该如何求变?一部分日本公司想“走回老路”,即重新稳定一线车间。 华尔街日报援引松下电器称,目前家电部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一线员工为正式员工,希望这一趋势能够逆转,否则可能有损其长期业务前景。正式员工有带薪假期和退休金等福利,但临时工不会像正式员工那样为了企业的长期成功而努力。 虽然这不是重新引入“终身雇佣制”,但是对于日本企业来说,至少能增加一线工人的责任心。 第二个方案是改变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华尔街日报采访了日本董事培训学院(Board Director Training Institute of Japan)的联席负责人,尼古拉斯•本尼斯(Nicholas Benes),他指出,全盘否定日本的制造业模式并非解决之道。他说,办法在于加强公司治理,包括规定业务部门负责人必须为丑闻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律师们表示,一项2004年制定的举报人保护法律确保让所有举报工作场所不当行为的人得到保护,但该法律的成效有限。日本的车间文化强调在员工团队内部应对问题,而不是将问题上报。 |
美媒:临时工和不负责任的管理层让日本制造走下神坛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