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应镰仓日中友好协会邀请,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镰仓市建长寺发表演讲。镰仓市长松尾崇、镰仓市议会议长山田直人、神奈川县议会日中议联会长森正道、原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夫人平山美知子、镰仓市日中友协会长东山右彻和当地友好团体、教育、企业界人士约200人出席。演讲全文如下:
很高兴来到古都镰仓并在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古刹建长寺发表演讲。首先我要对以东山会长为首的镰仓市日中友协各位朋友为筹备此次演讲所作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包括松尾市长在内的镰仓市各界友人出席今天的活动,足见大家对中日友好的热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愿以今天的活动为契机与大家加强接触交往,为大家与中国的友好交流牵线搭桥。
在事先进行沟通过程中,主办方向我的同事提出,希望我结合今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就两国文化交流谈谈看法。此后了解到演讲地点定为建长寺,我由此深感主办方筹备此次活动的周到细致。以建长寺为代表的“镰仓五山”多为镰仓时代东渡日本的中国僧人或曾赴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例如建长寺开山祖师就是中国南宋僧人兰溪道隆,这些寺庙与中国渊源深厚,本身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借此机会,我也要对提供今天宝贵场地的建长寺吉田正道管长致以谢意。
中日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给文化交流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其中佛教交流占有重要一页。中国东汉年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吸收与消化,到公元6世纪南北朝末期逐渐完成了中国本土化并开始对外传播。日本是中国佛教传播的主要方向之一,经过圣德太子的推动和“大化改新”,佛教在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取得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佛教交流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占据了重要比重。最早是留学僧通过官方的派遣或者民间的自发形式前往中国学习佛法,他们不仅带回大批佛教典籍,同时也带回与佛教相关的文学、绘画、音乐、医学、建筑等诸多领域等知识和技术。随着佛教交流的扩大,中国僧人也应邀或自发到日本弘法,这也促成了中国佛教宗派在日本安家落户。我曾到访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碑文的三座石碑,记载了最澄大师赴天台山求法等中日佛教交流盛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不少佛教典籍因战乱等因素发生损毁,但一些佛经在日本得到较好保存,历史上有不少日僧携带佛经运回中国的记载,这也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16年年底,中国原创歌剧《鉴真东渡》首次来日公演,在东京涩谷东急文化村的首场演出吸引了1800余名观众到场观看。因为首次演出获得巨大反响,去年7月该剧再次在东京公演。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中日艺术家合拍的以空海大师为题材的电影《妖猫传》分别在两国上映,均取得上佳票房。这两个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我想也是得益于两国民众对中日文化交流题材的亲近感。我到访长崎县时曾参观隐元禅师任住持的兴福寺,还赴五岛列岛参观了“辞本涯”纪念碑,据了解当年空海大师就是从此处离开日本前往中国。此外我在日本各地访问时还参观了不少与中日佛教交流具有深厚渊源的古迹,深切感受到在中日佛教发展史和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史上贯穿着的黄金纽带。
近代以来特别是战后以来佛教交流依然是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渠道。中日关系有着“以民促官”的优良传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日关系处于隔绝对抗的最困难时期,中日两国人民就率先通过友好交往为两国邦交正常化发挥了先导作用,为两国关系构筑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当时日本有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友好人士不畏艰难险阻,为中日和平友好大声疾呼,在西园寺公一先生等前辈的努力下打开了民间对华交往的窗口,引起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和踊跃参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先后建立起各种日中友好团体,掀起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热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53年日本佛教界成立“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行委员会”,不辞劳苦奔波在日本各地收集在日殉难中国劳工遗骨并送还中国,至今仍有不少寺院为中国劳工举办慰灵活动。在“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行委员会”的基础上,日本宗教界于1967年5月成立“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中国佛教界与日宗恳保持了长期友好交往,为推动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和民间往来共同作出努力。
去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复交和缔约以来,中日文化交流进一步得到发展,呈现出官民并举的特点,成为联系两国人民感情的重要纽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交流在沟通两国民众心灵、增进相互理解方面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历史纠葛和现实利益摩擦相交织,导致近年两国关系遭遇一些挫折。日本一些人故意通过渲染“中国威胁”为其政治目标服务,部分媒体也跟风炒作关于中日关系的负面报道,导致政治安全互信缺失成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的瓶颈。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双方下更大力气鼓励两国人民在各领域广泛深入交流,特别是通过民间文化交流发现更多两国社会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共同点,增进相互理解,凝聚起中日友好的共识,构筑中日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民意基础。借此机会,我愿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坚持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中日互为邻国,是不可搬家的邻居。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日本军国主义对华侵略扩张的五十年不幸历史。两千年来的友好交往对两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历史充分证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我希望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化渊源的镰仓各界能够秉持两国先辈们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坚定信念,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以维护和发展中日关系为己任,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二是共同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离不开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1972年以来中日两国政府先后发表了四个政治文件,2014年又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就台湾、历史、领土海洋等重大敏感问题规定了处理原则,确定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双方的严肃约定,也是两国社会各界开展交流的政治保证。我希望两国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中日关系重要性日益上升、共同利益日益增多的发展大势,共同维护两国关系发展方向。
三是通过扩大交流改善国民感情。相互理解与信任的确立首先需要两国人民开展双向交流才能实现。只有鼓励两国人民在各领域持续加强交流,才能真正构筑中日友好的社会基础,凝聚稳定的友好共识。与近年逐年递增的来日中国游客相比,到中国留学、观光的日本人仍增速较缓。2017年中国访日旅客735万人次,而日本访华旅客为268万人,且以商务旅客为主。希望两国民间各界加大交流互访力度,特别是我作为中国驻日本大使,衷心期待并欢迎镰仓市政府、议会、日中友协等友好团体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更多日本民众到访中国,促进两国民众自发进行双向往来,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夯实民意基础。
四是为民间友好事业注入新的动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过程中,在中日民间、文化等各领域交流的舞台上,青年一代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政府支持两国民间交流,鼓励两国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年踊跃投身中日友好事业,在交流合作中增进理解、建立互信、发展友谊。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高度重视中日青年人之间的交流,2014年以来积极推动日本大学生访华等各项活动,为两国青年人提供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收到良好反响。去年我们还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活动获得圆满成功。近年包括各地日中友协在内的日本民间各友好团体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会员结构“老龄化”、人员萎缩等。中国大使馆愿与包括镰仓市日中友协在内的日本民间友好团体共同努力,积极拓宽视野,开拓新的交流领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中日友好的队伍,扩大中日友好事业参与者和生力军,使中日友好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