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人之初,性本恶
——中国学者讲解暴力的日本
A“武士道”报告
所谓“武士道”,即是指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作为武士身份必须具备的教养。在武士集团内部,上下尊卑,等级森严。为了巩固这种等级制度和秩序,加强武士的战斗力,武士集团的首领们不断制定出一些“家规”、“家法”来管教武士,这也就是“武士道”的起源。
12世纪后期,幕府成立后,作为统治全国封建武士的领袖——将军,更进一步制定出各种法规条款——“式目”(指国家政府机关的规章细则),用法律形式将封建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固定下来。
“武士道”的精神是在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思想的糅合下制造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
一、维护和巩固武士团内部上下关系的秩序,成为武士生活的惟一准则。强调“君道”和“臣道”。主君要庇护家臣,家臣对主君要保持“忠节”,主君对家臣有生杀予夺之权,家臣对主君必须做到绝对地、盲目地服从,要以能为主君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荣。上下级的关系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上级可以任意打骂、处罚下级,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不准稍有违抗。
二、提倡“武勇”。封建武士应娴熟弓马之道,以战争为专业,勇于为主君卖命。为了殉主君之死或为了挽回战败的耻辱,保持武士的体面,以表现自己的忠节、义烈,武士应毫不畏惧地剖腹自尽。
三、把崇拜日本刀看作是武士道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武士经常佩带日本刀,作为武勇的象征,宣扬日本刀不见血不算真正的武士。
四、强调崇神敬佛。公元1232年(贞永元年)制定的武士法规《御成败式目》(《贞永式目》)51条中,第1条就规定武士必须敬神,修缮神社,重视祭典。作为天照大神的子孙——日本皇室,是代表统一权力的精神支柱,借神的权威提高皇室最高主君的地位。第2条是保护寺塔,崇敬佛教。作为武士,平日要“参禅悟道”,提倡僧侣式的自我修养,在宗教精神的麻醉下,使武士成为盲从杀伐的恶煞。
五、按照封建武士集团内部的等级制度,强调“礼义”、“礼法”。以各种清规戒律加以约束。为盲目执行首领的意图,保持严格的纪律。
“武士道”本是强调封建武士与首领的主从关系中必须遵循的法规,是封建军事专制主义的产物。虽然有它消极的一面,但它也有值得人们遵守的东西,比如忠诚、节义等。进入近代以后,明治政府尽管在法律上废除了武士等级,但却将这种主从关系一律改为效忠天皇,并且竭力美化武士道精神,在学校教育中长期灌输并宣扬这是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随着时代的推移,后来的日本统治集团更将法西斯主义同封建武士道精神结合起来,成为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使其反动、野蛮的特性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爱朗,日本问题研究组)
B社会心理报告
首先,与西方文化中的人人平等观点相反,日本从社会结构而言,是一个以纵向关系为主的社会,整个日本就是一个从上到下多层关系组成的集合。
在古代,日本士农工商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提倡武士道精神,武士终身都要服从主人的命令,每个阶层的人都要绝对服从自己上面的阶层。性别方面则有男尊女卑的传统。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日语里的敬语非常复杂,人称、动词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敬语和谦语,甚至对地位高的人的所有物都有专门表现尊敬的说法。而且区别为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至今日本这一传统仍然根深蒂固,比如在家里,丈夫仍被视为地位最高的人,对妻子和子女有支配权。在单位里,上下级之间地位悬殊。甚至同为同事或学生,也存在着先进和后进的问题,称为先辈和后辈,先辈对后辈也有很大权威。在日本地位高的人称为目上,地位低的人称为目下。目下对目上自然是礼节周到,尊敬备至。反过来目上对目下的态度就非常简单粗暴,可以随意命令、侮辱目下,目下不得反抗。
其次,日本人有很强的归属感。
比如在过去日本一直实行终身工作制。一旦进入某一公司,就要一直干到退休为止,这在其他国家看来是难以想象的。日本人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身处集体之中他才感到自己是安全的。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尽量学习身边人的做法,时刻注意保持自己与周围人的一致。如果一个日本人被别人说成奇怪,跟别人不一样,他一定感到非常紧张。一个盛行一时的俗语:大家一起过马路,闯了红灯也不怕。也就是说,日本貌似严格的礼仪,其实都是为了保持同别人的一致。如果大家都保持一致,有一个人持不同观点,他一般不会表达出来,而是会附和别人。这种对集体盲目的服从很容易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方向正确就会产生高效率,如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这种全民一起努力的精神密切相关。但一旦走上错误的方向,是很可怕的,如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暴力行为也是如此。日本很著名的“欺负人”现象大多是指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一起长期地侮辱某一个比较弱小,或比较不合群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孩子。身在集体中的人因为自己处于多数的优势,及大家都是这样地就把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了。别人对受欺负的孩子也不会感到同情或者打抱不平。
纵向上,日本人的嗜暴性还有两个突出的成因。一是由于低龄时心理氛围恶劣。
比如,学校里有学生不服管教甚至殴打教师的学级崩坏现象,家庭里有子女殴打父母的家庭暴力。这一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这一代孩子大多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父母双职工,导致孩子比较孤独,精神不成熟,一味重视物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二、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平等、开化、独立等思想涌入日本,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但传统的父母仍像过去一样认为自己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样就产生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三、由于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心情焦虑不安,也容易引发暴力倾向。
第二个成因是两性之间的关系相当脆弱。
日本男性对女性的暴力由来已久。原因有:一、在日本平时的礼节规矩非常严格,也许正是为此,他们急需能发泄感情的渠道,对于私下的发泄是默认的态度。比如对喝酒,日本人喜欢喝酒是很出名的,对耍酒疯也采取很宽容的态度。另一点就是对色情方面。我认识的很多日本人在吃饭时会很放开地讲自己如何好色,如何喜欢跟漂亮小姐在一起等等。好色在日本绝对不是贬义词,男士们之间在谈论时往往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日本色情业是合法的,而且非常发达。在日本经济发展最好的时候,曾经大张旗鼓地组成买春团赴东南亚等地,当时日本国内对此并没有什么谴责,有人提出质疑也主要是担心会造成外汇外流;二、日本传统认为,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因此男性对女性施加暴力也是被认可的,甚至是有男子气概的表现。这也可以解释日本侵略时居然大量搜索慰安妇的现象。
现在日本由男性对女性施加性暴力、性虐待非常普遍,形式多种多样,程度匪夷所思。另外还有很多男性,承受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压力过大,反而梦想摆脱这种主动地位,因此主动寻求受到暴力,穿女装,找妓女接受鞭打、虐待,甚至饮用妓女的排泄物。当然,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权主义盛行,其负面自然会出现女性对男性施加性暴力的现象了。
(王莹,北京外国语大学)
C国家环境报告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一个民族的习性受其生活环境的重大影响,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与生活在内陆的农民,他们的性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渔民要靠大海的资源获得生存,经常面临恶劣的天气,因此性格会更加坚强,更加崇尚力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武力的崇拜。如泰勒所言,日本尚武精神,与其岛国情怀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独特的岛国环境造就了他们的自闭性格,从而衍生出对暴力的渴求与迷恋。
日本是个狭窄的岛国,资源贫乏生存不易,而且日本经常面临地震、海啸的威胁。据统计,日本历史上发生过的大地震多达260次。每次发生地震,都会把日本人几代人辛苦构筑起来的物质基础及国民文化毁于一旦。因此,日本人从小就接受了上一代传下来的极其强烈的生存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暴力的崇尚。
暴力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力量。暴力文化是一种崇尚武力的思想、观念、习俗等。只要有人存在,物质又相对贫乏,就会有暴力现象的出现。这是人类生存竞争的必然选择,但是暴力思想在日本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日本本土自身难以满足庞大人口的生存需要,迫使他们要面向海外,养成靠武力去攫取资源,维持生存的思想。实际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暴力已成为日本一种鲜明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国民性。尽管日本人和我们一样受到过儒家思想的浸润,但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已经塑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气质和秉性。这种气质和民族秉性,决定了他们欣赏樱花瞬息即逝的辉煌与美丽,偏爱凄美、悲凉的审美志趣,养成了崇尚武力的情结,决定了他们的文化永远带有侵略性。他们的暴力不但会给本国人带来危害,更会对他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无论从地域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日本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和平主义国家。今天,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开放的经济和封闭的思想始终折磨和困扰着日本人。至今,继续存在的封建统治所产生的武士道和军国主义精神仍然大有市场。岛国资源贫乏的现实和由此衍生的岛国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扩张主义。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与骨子里的扩张主义,日本人思维的矛盾性在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彭伟步,暨南大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