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是日系企业风光无限的时代,但随着“大公司病”的出现,日立、松下、索尼等公司在90年代滑入业绩低谷,在中国市场上渐渐不敌韩国和欧美品牌。跨入2005年后,日系企业终于恢复了清醒,开始了又一轮的奋进。
今年7月份以来,包括电子产业巨头索尼、松下、三洋、夏普等在内多家消费电子企业纷纷公布自身的产业重组或高层调整计划,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分析,此次日本企业的产业震荡调整,可能是在2004年,包括日立、松下等诸多日本公司相继摆脱了巨额亏损的泥潭后,日系消费类电子企业开始复苏、谋求新机会东山再起的信号。
数字潮引领日企回春
不约而同,在各个日本企业相继出台的调整策略中,重塑消费电子领袖地位、抓住数字化产业布局机遇,都成为日系电子企业的发展重点。
根据IDC的数据,全球数码相机的销售量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200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万台。以中国为例,2004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市场数码相机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8%。预计到2008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规模将突破1000万台的大关。而由MP3和数码相机构成的数码消费,2004年达到近100亿元的市场规模。
而如今的数码产业格局,中国的数码相机市场被索尼、富士、尼康、奥林巴斯、佳能、三星、施乐、柯达等外资品牌把持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尤以日系厂商最具垄断地位。
产业重心转移降低成本
产业重心转移,抛弃弱势边缘化产业,也成为此次日企产业震荡的新标志。
目前,包括索尼、东芝、日立等在内的传统电子企业,纷纷提出了“抛弃”模拟电视产业、关闭欧美高成本生产线的决定;同样,半导体产业的不景气,也使得松下、三洋等老牌电子企业不得不忍痛割爱。
可以说,现今日本企业的调整是为了尽快适应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通过把生产设备以投资的形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地区,而在日本国内则投资高端产品的研发设备。
中国成为鏖战阵地
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跨国企业争夺的焦点,日系消费类电子企业海外业务的调整重心也纷纷向中国偏移;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化”也已经成为当下日本企业最为时兴的海外战略名词。
据商务部统计,近三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建厂的数量大大增加,其中,三菱商事在中国的新建企业为41家,日立、东芝投资的企业也分别达到37家和20家。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蔡林海认为,在这场新“中日合资运动”中,日本企业希望直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今后的投资中,他们会更重视与中国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合作。
索尼中国2004财年业务概况
(截至2005年3月31日)
生产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销售30亿美元(同比增长60%);
雇员约20000人(同比增长33%);总投资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
霍华德·斯金格63岁走马上任索尼全球CEO。资料图片
业务重组
索尼新CEO抛出技术新政
●强调市场与技术紧密结合
●调整企业架构,提升竞争力
●大力发展多媒体娱乐业
索尼公司股东大会日前正式通过了霍华德·斯金格(HowardStringer)出任公司新任CEO的决议。斯金格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恢复索尼电子产品的活力,从中挖掘竞争优势。我们会在9月下旬推出业务发展的详细规划,以增强公司赢利并为股东带来更大的价值回报。”话音一落,索尼股价应声上涨1个百分点。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