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现在有的村落仍然延用着当时的名字,古老的黄河岸边,船只依然摆渡来往。我带着园仁的日记拜访了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走过了一座桥又一座桥。我走着园仁曾经走过的路,在当代的中国感受着唐朝时的中国。这是一次充满刺激的旅行。”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的夫人、身为历史研究者的阿南史代女士这样介绍她的中国万里行。
慈觉大师园仁,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被朝廷授予“大师号”的高僧。公元838年园仁随遣唐使船渡海求法。最初希望去天台宗的发源地浙江天台山取经求法的园仁,虽然没能如愿成行,但几经周折后他最终到达了中国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之后,园仁把他入唐求法九年的历程用汉文写成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园仁日记》)。
阿南史代女士从2001年到2005年,为寻访园仁的足迹走过了中国的山山水水,行程1万公里,遍及江苏、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2006年1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阿南女士把这五年来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在北京举办了以“园仁的足迹”为题的展览和讲演会。
阿南女士第一次看到《园仁日记》是在1979年。在日记中,园仁详细地描写了唐代中国的市井百态。之后,她产生了到中国寻访园仁足迹的强烈愿望。走访途中,阿南女士经常是一手拿着唐时的古地图一手拿着《园仁日记》,偶尔还会寻访到一些已经被现代人遗忘的角落。“在21世纪的今天,我来到了园仁当年投宿过的古寺,喝着园仁曾经品尝过的‘甘露泉'。”阿南史代说,“我一个人走在已经被现代人遗忘了的古道上时,似乎体会到了园仁当时的心情。”
阿南史代说,唐朝时的中国因为丝绸之路的繁荣而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唐朝时期的中国人热情地接纳了像园仁这样有学识的外国人。今天的我们也需要学习唐朝人的博大胸襟。(北海道新闻社记者佐藤千岁 供稿)
人民网日本版 200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