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能想起2005年12月9日发生的大事,当时人们发现,2004年的日本经济大衰退(Great Japanese Recesseion)从未发生过。如果你想不起来,(我可以提醒你)当天日本政府统计人员——他们对经济数据的频繁修正就像是一场溜溜球游戏——发现,2004年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两个季度,实际上只有一个季度。经济衰退的阴霾散去,日本又重新自由地沐浴在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复苏暖流中——尽管水很浅。
这件事情(以及许多类似的事例)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不要把日本的经济统计数据太当回事。调查数据不可靠、统计方法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变革,以及通货紧缩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奇怪的统计影响,使季度经济数据陷入混乱。加之将可疑季度GDP数据乘以4来得出折合成年率数据的惯例,上述影响被进一步放大。
按照这种估算方法,自2006年第三季度以来日本GDP的变化情况为:-0.2%、5.5%、2.6%、-1.6%和2.6%。经济学家预计,本季度GDP将增长乏力,或者甚至出现负值。
在日本近6年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情况一直是这样,其中有三段时期被礼貌地描述为“暂停”。这段时期的柱状图,就像一排被敲去四分之一的参差不齐的牙齿。
如果将这些数据与年度同比GDP数据相对比,参差不齐的情况就会消失了。从2002年开始,日本实际GDP持续以令人鼓舞的速度增长,分别为1.1%、2.1%、2.0%、2.4%和2.0%。如果一位经济学家2003年1月去过东京,并预测未来5年实际经济增速为2%,那么与那些依赖季度数据的同事们相比,他将安心得多。
不过,糟糕的数据并不能免除我们弄清实际情况的责任。一些糟糕的数据——包括上周公布的一系列领先经济指标10年来首次跌至零——以及关球增长前景上的不确定性令人们担心:日本可能正丧失增长动力。事实是什么呢?这里要明确三大点。
首先,日本经济正遭受着冲击。匆忙变更建筑法规——目的是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的可能性,这并非不合理——给房屋建造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据T-antallon Research的叶斯珀•科尔(Jesper Koll)计算,就新屋开工量而言,其对日本的影响相当于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美国影响的两倍。住宅仅占日本GDP的3.4%,但在混乱消除前,这将对建筑材料、大型家用电器及家具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
企业破产数量一直在小幅攀升,今年上半年中小型企业破产数量上升了29%。尽管大型企业现金充裕,但雇用着日本三分之二劳动力的中小型企业却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日本央行(BoJ)短观调查(Tankan)——从过往情况看,此项调查较为可靠——一直表明,大企业信心十足,而小企业则颇为悲观。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既包括财政紧缩,也包括货币紧缩。过去两年,隐形税收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了0.5%左右,而自去年夏季以来,尽管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但日本央行仍采取了两次加息措施。
其次,尽管企业利润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同时劳动力市场趋紧(直到最近情况仍是如此),但日本平均工资仍不断下降。这并不新鲜。但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日本央行的经济学家)此前都曾预计,到目前为止,工资水平应当已对经济持续复苏做出了反应。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上升,加之工资丰厚的婴儿潮一代人的退休压低了平均工资。而且随着女性重返就业市场,劳动力参与度每年也上升1%以上。至少这种情况增加了工资总额,这有助于保持私人消费缓慢增长。
第三,日本增长的构成,使它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这同样也不新鲜。从一开始,经济复苏的动力就是出口——按顺序讲,就是向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出口。这推动了渴望参与出口繁荣的日本制造商的资本投资。消费一直排在可怜的第三位,而公共支出则落在后面。最近一个季度,在0.6%的季度同比增幅中,国内需求仅占0.1%,其余部分都是净出口。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缓冲,日本仍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果不是已经存在这种情况,日元不断升值会使情况恶化,不过倒也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日元汇率已从6月份时的1美元兑124日元,升至昨日111日元,为将近18个月以来的高点。
的确,在9月份,尽管向美国的发货量下降9.2%,但日本对美出口额仍增长6.5%。中国内地和香港从日本进口的产品总量高于美国。
不过,这些原始数据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很多日本出口产品在输往美国的途中,是在中国组装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兹(Rich-ard Katz)发现了能充分说明这种三角贸易的证据:2000年到2007年间,日本全球出口与美国全球进口之间的相关度为86%。
简言之,在美国买到的许多日本产品是中国制造的。但日本的经济健康仍打着这样一个印记:美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