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几十年的日本自民党大势将去?
日本自民党在和民主党交手中,地方选举中连获“六败”,自民党总裁、日本现任首相麻生太郎不接受辞职,背水一战,解散众议院,预告未来日本朝野各党重新角逐众议院席位之战。
毫无疑问,日本民主党的民意基础在一路上升,而自民党则江河日下。据《读卖新闻》7月15日“日本民意测验:更多选民支持反对党”的报道,民调显示,45%的被访者认为民主党党首应该领导国家,只有25%的人认为麻生为首的自民党应该领导国家。
坦率地说,自民党的没落不是一夜发生的。二战后将近55年的执政历程中,自民党也基本上实现了日本的经济复兴。虽然如本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自民党也能获得一些民意支持。在应对1990年代开始的“失去的十年”的过程中,相比于桥本1990年代中期失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小泉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则更具“策略”,他的拿手本领是将自民党党内的反对派冠以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并且在国际事务上谋求更大发言权(2005年主导《京都议定书》、寻求联合国“入常”、爱知县成功举办世界第一届世博会),这可部分转移国民视线并获得更多支持。结果自民党在2005年的众议院大选大获全胜,甚至有人称小泉胜利为“小泉剧场”。
但是,小泉的胜利也是日本式决策式微的开始,日本式决策强调共同意见以及一致通过,而小泉却为了去除改革障碍而在自民党内排除异己。同时,尽管2006年日本经济好转,但企业裁员潮频现;日本于2003年首次向民众发行国债,这被认为是加深了民众的不安心理;经济虽有恢复但实际增长率较低,日本的零售业并未有太大增长,2006年时尽管日本经济有些令人乐观的景气,但是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的夜色凋零,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夜色绚烂。加之,日本社会出现“工作的穷人”现象,这令很多人对改革产生怀疑,对退休金制度、医疗制度、社保等改革表示不安的人越发增多,而终身雇用以及日本群体社会的价值观均受到了极大挑战。
近年来,民主党也开始成熟,逐渐成长为一个策略型的在野党而不是一个只会在国会大喊大叫的角色。《读卖新闻》刊登“日本的执政党或在大选中落败”一文中指出,日本5月的失业率是5.2%,为5年来最高,人们对这个老龄化社会的明天普遍感到担忧。而民主党则有意识的放大这些恐惧,他们总是强调,日本处于真实的危险之中。这颇得“小泉剧场”的“真传”,小泉当年也是给自己的反对派冠以“保守派”的帽子的。民主党现在号称这次大选将是“历史性的”,那么,如果选民不支持“历史”进步,就是罪人。如果选民不选民主党,那么选民就等于选择继续留在自民党执政的危险社会之中。
而麻生策划的反击词是“我们应该为未来实现一个社会安全和活力充沛的社会而负责”。这切中了这个老龄化社会的要害,一是老年人要得到保障;二是,日本怎样走出经济危机。但是,这些事情或许民主党也能做,因为民主党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老的自民党人,更何况民主党的人气高涨,这将会为政府执政的政策执行增加更多的合法性。如果民主党获胜,对日本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执政比赢得大选更加难,奥巴马上台之前魅力无穷,上台之后还不是常为经济困境而焦头烂额。应对经济危机似乎让政府在很多方面挺身而出,这与民主党的“小政府”理念相悖,民主党上台后的政策取向仍是难题,麻生提出的“社会安全”和“有活力”如何实现,同样是民主党人要面对的。
自民党的民意萎靡还在于其未能摆脱政治丑闻的干扰。由桥本开始,自民党内阁就多受政治丑闻的困扰。小泉内阁也不例外,现任的麻生曾任小泉内阁成员时,也因为未缴纳国民年金保险费的问题受到过民主党的攻击。安倍时代,因经济丑闻农水省连续更换三名大臣。这一系列丑闻加深了民众的不信任感。就连新秀民主党也未能完全走出丑闻的鬼门关,前党首小泽曾因牵连“西松建设” 丑闻事件而辞职。
亚洲的政治生态异常“生动”,这部分是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与西方式民主的嫁接并不完美。日本政界丑闻不断,首相更替不断。菲律宾、马来西亚也常面临大型民众示威。泰国的示威表现形态就更为激烈。唯独新加坡,其政治制度较好的融合了中西方的优点,其主要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员的产生,是选拔与选举相结合,即人民行动党在党内选拔培养一些优秀人才,然后再由选民做这道选择题。这种遴选政治人才的制度或许也是日本应该借鉴的,尤其是日本大选中,选民并不是直接选举首相的,首相是由获得选举多数的党派党首担任的。那么,党首及其内阁成员的质素就很重要,他们的产生或许可以借鉴新加坡的那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