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幸存者邵义诚展示在日本打官司时的照片。
11月2日上午,今年69岁的城阳区居民杨世斗终于松了一口气。两天来,虽然住在栈桥旁边豪华宾馆的海景房内,但他一直没有心情出去逛逛。杨世斗是备受关注的“中国二战劳工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以下简称西松公司)案”的5名诉讼者之一,他的父亲杨希恩曾被强掳至日本当劳工,并死在了日本。虽然2007年日本高等法院终审判决中国劳工败诉,但在中日热心朋友的帮助下,10月23日,西松公司以出资2.5亿日元设立受害补偿信托基金等条件,与中国原告达成了和解。11月2日,有关此次和解的说明会在青岛鹰谷万怡酒店举行,西松公司按每名劳工6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补偿。
>>>说明会现场
带着岳父的照片来参会
2日上午,气温骤降,寒风料峭,在湖南路59号鹰谷万怡酒店二楼会议室内,安野受害劳工和西松公司和解成立说明会正在举行。参会的150多人中,除了律师和工作人员外,有120多人是在日本西松公司安野发电站受害的中国劳工幸存者或遗(家)属,他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家住青岛市李沧区的徐学玲是代表岳父臧云传来的,他的岳父在苦苦等待了10余年后,于今年6月23日离开了人世。“很遗憾岳父没能等到这一天。”徐学玲的岳父1944年被强掳到日本做劳工。最近10余年里,他和其他幸存的劳工一起,一直在向日方争取自己的权益。等终于有了结果时,他却离开了人世。记者注意到,为了告慰岳父,徐学玲特意带着岳父的照片来到了会场。
>>>已达成和解
补偿、谢罪、修建纪念碑
10月23日,在日本东京简易法院,西松公司以出资2.5亿日元设立受害补偿信托基金等条件,与中国原告达成和解。根据和解条款,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将拨出2.5亿日元设立受害补偿信托基金,将包括本案原告在内的360名中国劳工列入基金补偿的对象;和解条款中明确写入谢罪语句;并为中国劳工修建纪念碑以谢罪,纪念碑明年建成后,每年将组织相关纪念活动。
该和解书发出后,中国劳工及遗(家)属们在欣慰之余,也最关心其中的具体细节。2日的会上,一直致力于帮中国劳工维权的日本友好人士内田雅敏律师给出了一些明确答复:2.5亿日元的补偿基金中,将按每名劳工6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的标准对已确认的120多名劳工进行补偿。剩下的钱一来用于为受害的劳工修建纪念碑,一来用于寻找其他的劳工。此外还有一笔钱是用于受害者重访旧地祭奠在日死难者。对于继续寻找其他劳工,内田雅敏律师表示,一般不会花5~10年的时间去寻找,很有可能只进行一年时间的寻找。如果无法找到更多劳工,不排除为已确认劳工发放第二笔补偿金的可能。
内田雅敏律师还说,首笔补偿金计划于12月14日发放,发放形式等现在尚未确定。
>>>艰辛索赔路
“斗争”十余年八赴日本
由于需要翻译,这个和解成立说明会从上午8时一直开到了11时30分,期间中国劳工和遗(家)属们还与律师等进行了交流。在对该和解说明进行举手表决时,与会的120多名劳工及遗(家)属都举起了手。
“这些年真不容易。”今年85岁、来自天津的中国劳工幸存者邵义诚用了“斗争”俩字来形容这10余年来与日本西松公司间的诉讼较量。1944年7月,16岁的邵义诚在来青岛进货的路上,被强掳到日本,与360名中国劳工一起为西松建设公司挖水力发电用的引水隧道,“当时天天光着脚进入河道清理河底的石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还吃不饱,经常靠喝水充饥。”1945年3月,邵义诚和山东的宋继尧等13名患有重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工,被送回了国内。邵义诚几经辗转,成为天津园林场的职工。
从1997年开始,邵义诚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和其他4名劳工一起,走上了长达10余年的索赔之路,期间他八赴日本。
据悉,在不违背基本原则(要求日方谢罪,对受害劳工进行赔偿等)的前提下,以民间和解形式整体解决劳工问题,此次是第二例。岛城劳工遗属说父亲当年悲惨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