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日本消费税
对日本执政者来说,消费税就像个烫手山芋,触碰的人往往逃不出被烫伤的结局。而如今,捉襟见肘的社保财政,迫使日本朝野上下不得不对增加消费税集体表态
文|《小康》记者 张旭
对日本新任首相菅直人(KAN Naoto)而言,2010年7月11日这一夜,或许有点难熬:当日举行的国会参议院选举,日本各大媒体均以“大败”形容菅直人及其领导的民主党。
对于选举失利,菅直人有自己的解释。7月12日凌晨出席记者会时,他表示,败选的主要原因是,有关上调消费税率的言论“让国民觉得太突然了”。
6月17日,距日本第22届参议院选举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天,菅直人在公布该党竞选纲领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民主党政府准备在未来几年内提高日本的消费税税率,增税的具体幅度将参考自民党竞选纲领中的税改计划,从现行的5%升至10%。
首相此言一出,消费税立即成为日本国民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日本曾有过多次关于消费税问题的大讨论,而对于日本的执政者来说,消费税则始终是个烫手的山芋,胆敢触碰的人往往逃不出选举失利或内阁倒台的结局。
即便如此,在2010年6月选战打响之际,日本的执政党民主党和最大的在野党自民党还是不约而同地公布了提高消费税税率的政策主张。对于日本朝野上下这种山芋再烫也要抓的共识,其实许多观察家早就给出了解释:为解决日本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日本政府除增加消费税外,几乎已别无选择。
银色日本的银色子弹?
1988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TAKESHITA Noburo)促使国会通过了引入消费税的议案。198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开征消费税,此后,人们在日本每花一笔钱便要额外支付3%的税金。
为了说服生来恨税的民众,竹下登曾反复强调,征收消费税将确保政府在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继而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如果这样的税收改革无法推进,那么每个日本人都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有日本人都明白,所谓“更大的代价”,就是养老金。
1961年,日本开始实施《国民年金法》。依据此法,凡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的日本国民均须每月缴纳国民年金参保费,参保时间不少于25年的国民在60岁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国民年金。国民领取的国民年金由其缴纳的参保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两部分组成,并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用缴纳者的参保费和国家财政补贴为退休者支付国民年金。这意味着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正常运作,事实上取决于参保费的缴纳状况和国家财政的收入水平。
在《国民年金法》制定的年代,日本正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富足,其人口结构也呈现出随年龄增长数量递减的正金字塔形,这使得国民年金制度在启动之初的几年里运作得还算正常。然而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进步,1960年代,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而国民的生命周期则进一步延长。及至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7%,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这个数字表明日本社会开始老龄化。
日本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令日本政府意识到,未来日本的国民年金制度及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将因保费缴纳者锐减和领取者递增而遭遇严重挑战。因此,政府必须增加财政支出,以弥补国民年金的收支缺口,能够平衡政府这笔支出的消费税收入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日本首相们渴求的财源。
事实上,除开征消费税外,日本政府也曾为解决养老金问题采取过其他一些办法。比如1994年,日本国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被推迟至65岁。然而就在这一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也突破了14%,这意味着日本已经从“老龄化社会”变成了真正的“老龄社会”。
另外有调查显示,近些年,由于不愿辛苦地供养老龄人群,且害怕落得付出多、收获少,日本不少年轻人其实已经开始拒绝缴纳国民年金。数据表明,日本国民年金的缴纳率1990年为85.2%,到2008年已跌至61.1%,继续提高养老金缴纳额度,无疑只会使这个比率越降越低。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深陷左右为难的境地,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自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因“泡沫”破裂而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国家税收因此大幅减少。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这又使得财政支出急剧增加。为在这一减一增之间维持运作,日本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国债,以至到目前为止,日本已成为对债务依赖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
“日本的债务累增也与税制结构有一定关系。与间接税占较大比重的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更倚重于直接税,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成为日本数一数二的大税种,这两种税都极易随经济波动大幅起落,收入的稳定性较差,而财政支出却需要相对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研究员张舒英教授分析道。“为了确保稳定的财政来源,日本需要调整税制结构,增加税收的稳定性,而消费税具有收入‘稳定’的特点。”
买辆兰博基尼,白搭一辆丰田
然而,提高消费税税率真的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吗?
“消费税具有逆累进的特点,所以增加消费税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更加不利。”张舒英说。“表面上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在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缴纳同样多的消费税,但是这笔税费在他们各自收入中所占比例是不同的,也就是收入越少,比例越大,负担越重。这与具有累进制特点的个人所得税正好相反。”
或许为体现公平,菅直人在此次提出增收消费税主张的同时表示,政府将考虑为年收入在200万或400万日元以下的家庭引进退税制度。“日本将近一半家庭的年收入不足400万日元,如果退税制度适用于如此之多的纳税人,那么提高消费税税率带来的预期收入将严重缩水。”《读卖新闻》7月3日的一篇社论对这种公平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前景表示担忧。
抛开高低收入者“公平与否”不谈,增课5%的消费税,其实际效果也并非完全有益。
“以后在吉野家买一碗270日元的牛肉饭就需要多花13.5日元。由于经济萧条,现在你每天都在吃这种饭,于是一个月下来,你多花的钱就足够再买一碗。”在如此一番精打细算之后,CNN的新闻说,“好吧,这也许并不算多,不过如果你买的是辆兰博基尼,那么相当于白白搭上了一辆丰田。”
“可以预见的是,消费税率提高之后,人们的消费行为将会受到抑制”,张舒英说。支持这种预见的则是1997年的那次增税经历。当年4月1日,桥本龙太郎(HASHIMOTO Ryutaro)内阁将消费税税率从3%上调至5%。此前,由于得知消费税率即将提高,日本国民便赶在提税前大量购物,而在税率提高之后,市场又遭遇持续寒流。如今,对于已经大约十年没涨工资的日本人来说,再度增税之后,也许只有勒紧腰包才是硬道理。
迫于形势的“共识”
即便增加消费税,也会暗藏许多问题,但就在菅直人公布提高消费税税率主张的第二天,《读卖新闻》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8%的参访者对增税表示支持,44%表示反对,日本的分析家据此认为,“选民已经就增税问题形成共识。”
尽管这样的“共识”显得有些勉强,但与以往的“强烈反对”相比,如此民意还是为消费税改革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毕竟除了老龄问题,从今年起,愈加显现的日本严峻的财政状况也使得国民的态度不得不有所转变。
自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日本国民从媒体上得到消息:日本在2010财年的债务总额将达到862万亿日元(约合9.8万亿美元),约为GDP总量的181%。为了寻求国民对增税的理解,菅直人也曾多次强调,日本正面临着已经使希腊瘫痪的财政危机。“其实,日本的政府债务主要是国内债,这与希腊政府债务有很大不同,菅直人意在借助外部压力,提高消费税,以推动本国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张舒英如此分析。
7月11日参议院选举进行当天,《读卖新闻》在全国多个投票点再次进行了民意调查。这一次,认为有必要增收消费税的参访者比例上升至61%。次日,选举结果公布,菅直人所在民主党遭遇惨败,自民党则获巨大胜利。
“提高消费税税率是此次选举中的论争焦点,自民党提出为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而增税,民主党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读卖新闻》认为,这是民主党及其内阁支持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债务和养老金的压力迟早都要由国民来承担,这一点日本国民其实早已心知肚明”,张舒英说,“但是,一般日本国民主张,增税的前提是政府要压缩支出,不能单纯靠向国民伸手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