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决定继续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显示日本经济仍未走出复苏缓慢、通货紧缩的困境。排除金融危机、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日本经济在结构、体制层面存在的问题很可能诱发第三个“失去的十年”。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上世纪90年代被世人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进入21世纪,日本虽然解决了银行坏账等问题,但其经济增长率除了个别年份之外,依然徘徊在低水平上,日本国内许多学者已把这一现象称为第二个“失去的十年”。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低水平的经济增长将长期维持,日本经济有可能陷入第三个“失去的十年”。
经济长期不振
日本20年经济不振,既有体制性的原因,也有决策上的失误。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对银行坏账处理久拖不决,以后又因为拯救金融机构不及时错失改革消费税的良机,多次延误改革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也多有失误。20年来,每当日本经济出现衰退,政府往往首先动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资。经济一旦遇衰退便动用财政扩张政策的惯性思维带来如今的恶果——日本财政沦为发达国家最糟糕的局面。在金融政策方面,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也对经济产生诸如抑制居民消费、减少投资收益以及推迟结构调整的步伐等负面影响。
在经济泡沫崩溃之前,日本的高成本主要是指当时的国内高物价,即“内外价格差”。随着20年经济全球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高物价状况已经有所改观。但导致日本高成本的其他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体现为高成本的人事制度和交易制度。
在政治上,日本政局的多变导致经济政策多变。在过去的20年中,日本政坛上一共诞生了14位首相。政局多变影响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例如,最近20年来日本财政政策就随着首相的更替经常在扩张和紧缩之间反复。
结构性问题难解
一系列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日本经济正在走出“3·11”大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危机的阴影:全国9个地区中已有7个地区出现经济复苏迹象;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隔3个月首次出现上涨;受损的企业供应链大部分已得到修复;失业率出现小幅下降等。但这些短期动向并不足以改变日本经济长期不振的趋势,结构性问题才是影响日本经济长期走势的根本因素。
首先,少子化和老年化现象日益明显。日本人口中的年少人口(0岁~14岁)所占比例已经从战后最高峰的35.4%下降到目前的13.3%,为世界最低。与此相反,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却持续上升,从战后初期不足5%上升到目前的22.7%,即5人中有一人为老年人,老龄化率为世界之最,预计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进一步升至39.6%。
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无论从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供给方面来讲,中青年劳动力供应势必将相应减少。另外,由于老年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所减弱,这不仅影响技术和技能的传承,而且也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制约一国的技术进步。
实际上,2006年以来,日本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已经连续5年出现下降。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日本排名已下降到第20位。从需求方面来讲,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容易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钟爱长期使用的老产品和传统服务,不易接受新生事物,这就给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市场开拓造成制约。
其次,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政府税收大幅减少,导致日本财政状况陷入极为严峻的境地,是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高赤字导致政府的高负债。截止到2010年年底,日本累积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已接近920万亿日元,是其GDP的两倍以上,每一个国民一出生就要负担约722万日元(约合8万多美元)债务。虽然政府高债务并不意味着日本财政崩溃,但巨额财政赤字会对未来政府形成掣肘,增加后代居民的负担,并在资金市场上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其他长期性和结构性问题还有年金制度陷入危机、政局依然不稳、高成本制度短期难以改变等。总之,今后十年,日本经济可能依然维持低速增长,并且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