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大批核心商户撤离、投资方百度团队退出……虽然乐酷天极力否认这一系列的不利消息,但其背后存在的真相却一一被揭开。
乐酷天为何会从一家壮志凌云的跨国合作公司,成为众叛亲离的孤独行者?
人流稀少 商家半年仅卖出一件商品
“我们在乐酷天销量很一般,决定关闭店铺,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女装淘品牌裂帛的渠道经理在关闭店铺后,对乐酷天做出评价。
一位仍在维持乐酷天店铺运营的男装自有品牌CEO透露,在乐酷天的动销情况极不理想,是那些备受推崇的核心卖家纷纷放弃了对乐酷天运营的主要原因。
据悉,不少原先乐酷天招商洽谈会上被看好的商家,每个月的营收仅有千元。“对外没有持续的推广,对商家没有直接的引流,偶尔做一两次活动,人流很少。”
另一位电器品牌代运营商告知亿邦动力网,在乐酷天运营一年左右,仅收到了几个零星的咨询电话,没有成交。“现在真的感觉乐酷天已经没有关注的必要了,无论是分销还是直销,乐酷天决不在品牌商和供应商的首选范围之内。”
亿邦动力网查看乐酷天网站,大多数商品在最终页上并未找到任何出售记录,仅有零星的用户评价。即便是推荐到首页的热销商品,也鲜有收藏。
乐酷天的商品最终页查看不到评价和销量
据了解,目前在乐酷天平台销售状况较为理想的是3C数码、化妆品类目,然而,亿邦动力网从某商家获知,参与一次乐酷天平台组织的iPad促销活动,几乎都是要赔本做。在短暂获取销量之后,用户随即流失。“消费者是冲着促销价来的,但这样的活动只会让商户的盈利变得更加艰难。原本是打算借助新平台上线之际冲一个好量,最终除掉各种费率,还赔了一笔。”
乐酷天的促销活动
运营不专业不成体系
鉴于店铺经营者的热情在持续减退,乐酷天正在与商户洽谈代运营的事宜,希望能够将店铺的运营交由乐酷天方面完成。然而商户的态度却是,“没有销量怎么也是白搭。”
商户认为,销量不佳主要由于乐酷天的运营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不专业,系统对接和资源导入上迟迟不能跟进;二是不成体系,缺少章法和力度,客户流失严重。
据商户反映,乐酷天早先采用的后台非常复杂,经常需要手动操作,支付体系也很不方便,这无疑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支出。“在淘宝一个人就能对接的业务,乐酷天要两个人才能解决。”
而在资源配置上,商户认为始终未能得到足够支持。从乐酷天方面获得的有真正价值的流量有限。据一位核心商户称,为了引流,持续在百度多个频道中采用大幅广告轮播,但换来的销量仅有一件商品。“乐酷天具备优势资源,但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
此外,乐酷天虽然有很多合作伙伴,但与商户关系的处理上,几乎没按照合作流程规范运作:人员变动很大,对接时常脱节。
“他们有很多想法,包括几批人员到我们公司实地考察和谈深层合作,但之后就没了下文。” 据一位有意退出的商户表示,其北京的部分管理人员近期再次进行了更换。“原先我们很熟的,现在基本都不认识。”
而在入驻的一段时期,乐酷天平台的架构也很不固定,风格频繁变化,让顾客越来越摸不着头脑。有些客人从乐酷天看到产品,反倒去了别的平台购买。
乐酷天成为日本乐天打错的算盘
一位具有多年电商运营经验的业内人士指出,乐酷天的失败与公司早期目标的制定和节奏的把握上过于急功近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方在投资乐酷天时,希望简单复刻乐天在日本的成功模式,加上百度的流量导入,迅速占领国内电商市场,既没有给混合团队足够的磨合时间,也没有对国内电商有着充分的了解。
国内某B2C负责人对乐酷天的评价
该人士分析,乐天模式之所以能在日本做得风生水起,关键在于日本小作坊式的店铺居多,出售的民族特产流传已久,形成家庭是品牌。乐天将线下生意搬到线上,可以避免消费者奔赴千里之外去购买特产。且日本国土面积小,做物流不会受到太多限制。相反,这一模式在中国则明显不能适应。“乐天的人试水中国电商后,才发现江湖市场难做,且接近饱和,结果战略显得比较模糊,折腾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
日本乐天(www.rakuten.co.jp)
至于流量的导入上,百度的确能够起到流量调节器的关键作用,但作为一家注重搜索技术的公司,贡献更多的是信息检索属性的流量,而非精准的购物需求的搜索。这也使乐酷天在拓展用户时面临诸多掣肘之处。
“淘宝之所以做一淘网,就是为了把控精准的购物搜索入口。而且淘宝和天猫上面的店铺除了借助平台的天然流量优势,店铺本身也通过自身的运营为淘宝拉流量。”
另一方面,乐酷天的人员架构并不合理。尤其在管理层的搭建上,日方管理权重太大,刚愎自用的态度会直接作用到公司的表现上。“日本人总以为比别人更懂电商,认为自己的技术和模式最先进,制定决策时丝毫不考虑中方的建议。”
而管理链条过长,也致使本地化权限受限,也犯了跨国公司的通病。“如果一个简要的汇报都需要层层审核发到总部去审,效率可想而知。”
上述人士坦言,跨国公司在高管的选用上,要寻找既熟悉内在结构、公司文化,又擅长语言沟通的经理人,才能使整个团队配合天衣无缝。且电商人才需要培养规划,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这样的人才选择范围很小。多数情况下,跨国公司由于急于求成,选择的高管或者对电商市场不够了解,或者在交流和融入上存在隔阂,致使执行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