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将在2014年发射升空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计划发射一颗小行星探测器在2018年着陆小行星,以寻找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这颗新一代的小行星探测器被命名为“隼鸟2号”探测器,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第二次对小行星进行采样尝试,执行第一次小行星样本返回任务的“隼鸟1号”于2010年返回地球。“隼鸟2号”探测器将在2014年发射升空,对一颗名为1999 JU3的小行星进行着陆采集样本。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2014年发射

“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将对1999 JU3小行星进行样本采集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2014年发射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打造的“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抵近小行星想象图

着陆时间大概在2018年中旬,并于2020年返回地球。只要“隼鸟2号”探测器安全抵达小行星,就会发射一个指尖大小的子弹头,以300米每秒的速度运行。在移动到一个安全距离后,探测器将触发两公斤重的冲击模块,1999 JU3小行星上将留下一个两米的撞击坑。本项研究论文是《物理世界》特别关注栏目的一部分,是该期刊收录的一篇关于日本物理发展的研究。

接着,“隼鸟2号”探测器将折回撞击坑收集小行星物质样本。科学家认为1999 JU3小行星的特点是不会过于暴露在对生命而言致命的空间环境以及太阳辐射中,其上应该携带着关于早期太阳系的信息。这颗小行星距离太阳有一定的距离,也意味着其具有较好的空间环境以保持水和氨基酸的存在。有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小行星和彗星,因此这项研究或将为地球生命来自类似小行星这样空间天体的理论增加了证据。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2003年发射了首颗“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7年左右的探索期间,克服了发动机故障、星载燃料损失以及通讯中断等事故,但最终该探测器还是将小行星样本采集成功后返回地球。在2010年“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返回地球时,数以万计的日本人通过互联网及各媒体观看了探测器穿过地球大气层的情景,日本有超过10万人在各大露天屏幕目睹了“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的情景。

在“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进行首次表面物质收拾时,用于撞击小行星岩石层的小子弹头出现了故障,但通过探测器上携带的收集筒采集到小行星的物质。即便幸运地收集到1999 JU3小行星的少量物质,但本次任务也算是收集到了小行星表面物质。根据日本北海道大学宇宙化学家是“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采用任务的首席研究员橘省吾(Shogo Tachibana)介绍:“我们希望第二次撞击小行星任务带回的样本中不受到污染,或许能提供太阳系早期的信息,相比较于过去坠落在地球上陨石而言,小行星上直接采集的样本更能揭示地球生命的起源。”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探测器“隼鸟2号”将在22万公里高度释放密封舱
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将于12月6日回归地球
“隼鸟2号”拟从“龙宫”地下采集样本
日本“隼鸟2号”开始下降 准备再次着陆“龙宫”
日媒:探测器“隼鸟2号”第二次着陆定于7月11日
日媒:“隼鸟2号”因检测到异常中止向小行星下降
日本公布小行星“龙宫”上撞击坑细节
日媒:“隼鸟2号”在小行星击出陨石坑,系全球首次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将制造人造陨石坑,同时拍摄碰撞瞬间
日媒:探测器“隼鸟2号”拟4月制造人造陨石坑
日探测器“隼鸟2号”4月将挑战打造小行星环形坑
“隼鸟2号”开始在小行星“龙宫”降落 将于22日着陆
“隼鸟2号”开始在小行星“龙宫”降落 将于22日着陆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将着陆 或解太阳系诞生之谜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抵达小行星“龙宫”
日本宇航研发机构决定推迟“隼鸟2号”着陆“龙宫”计划
钻石小行星其实黑漆漆 日本宇航机构公布“龙宫”首张全彩照片
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将抵达小行星 采集岩石样本
日本“隼鸟2号”将到达目标小行星“龙宫”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预计27日前后抵达“龙宫”
解生命之谜 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顺利靠近小行星
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进入巡航状态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再因天气原因延迟发射
日本将发射“隼鸟2号”探测器 将尝试地下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