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安倍经济学”初露败象

作者:佚名  来源:来源:新华网   更新:2014-8-25 19:25:4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高峰的背后往往都是悬崖,对于季环比年率这种数据最是如此。2014年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GDP季环比年率收缩6.78%。虽然4月消费税调降前居民的突击消费对数据异常波动提供了一定的解释,但单季6.78%的收缩还是犹如一盆冷水,不仅迎头扑灭了2014年日本经济加速复苏的预期热火,也让广受关注的安倍经济学初露败象。


从经济分析角度看,6.78%的单季收缩有其特殊的成因;不过,结合社会心理学来分析,表象羸弱的数据依旧能够对安倍经济学造成致命打击。因为非专业的日本民众并不能全面了解数据形成的全部内涵,而GDP大幅度负增长带来的心理效应对安倍经济学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安倍经济学出炉之际,IMF就曾给过一个恰当的评语:“日本经济正在独自探索前行之路。”日本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其他主要国家谋求短期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之际,安倍的任务却是将日本经济拽离畸形的长期通缩模式,激发出在“失落的十年”中蕴蓄的长期发展潜能。


短期复苏可以通过刺激性政策来谋求,但激活长期动力却需要更多的手段。因此,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并不仅限于“日元贬值+扩大支出+激励通胀”的三位一体,还高度体现在“安倍心理学”。安倍经济学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安倍政策的预期引导、心理暗示和情景营造能否有效借由从众、说服、信念和传染等社会心理学通道打破路径依赖形成的惯性,并激发日本经济长期蛰伏所蕴藏的潜能。


原因在于两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安倍经济学的重中之重是治理通缩,而从通胀形成的三大要素看,突破心理层面的障碍是当务之急。从日本1960-2012年的经济历史看,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在于抬升了实际利率,进而导致金融和经济的活跃度大幅下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0.44%和4.11%,同期实际利率均值仅为2.28%和-1.5%;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日本贷款利率虽然明显下降,但实际利率依旧高达3.74%和3.19%,导致经济增速降至1.47%和0.78%。再看现在,尽管截至2014年6月,日本主要银行长期贷款利率降至1.2%,低于危机以来平均的1.69%和历史平均的2.08%,但只要通缩状况未能根本改变,实际利率就难以下降并激活实体经济。


安倍经济学旨在战胜通缩,但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形成路径过长,从当前形势看,“货币贬值——进口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批发价格上涨——消费价格上涨”的通胀形成路径尚未传导到位。此外,需求引致的通胀形成路径也尚不通畅,日本季度经济增长波动极大,需求端的通胀引力缺乏力度和稳定性。如此背景下,唯有预期引致的模式变化值得给予厚望。


其次,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日本经济在常年“失落”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积累了物极必反的物理动能,而从日本国民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看,树立信心、强调责任、引导从众可能具有超出政策内容本身的重要意义。日本经济失落已久,2012年名义GDP仅为476万亿日元,甚至还低于1991年的水平。在名义GDP未见增长的21年里,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还在不断积聚,体现在:日本依旧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处于提升状态;日本具有较高储蓄率,较低失业率,这意味着激活消费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从微观角度看,日本民众的心理变化是经济潜能释放的关键,激活内需、提振服务业,迫切需要让日本民众真正战胜对通货紧缩、货币升值、增长停滞的长期恐惧。


然而,第二季度大幅度的GDP负增长,反而重新激起了日本民众的恐惧,这让安倍经济学前期的一系列关于日本经济即将走出长期通缩的心理暗示大范围失效,进而给安倍经济学继续试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可能已给安倍经济学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作者:程实(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者)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荣仓奈奈被曝怀孕 预计今年初夏

    日媒:美国任用哈格蒂担任驻日

    日本选出最想成为首相的女大学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