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11点,日本奈良县的中央儿童家庭咨询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话筒那头传来一名年轻女子焦急的声音:“我的儿子现在什么东西都不吃,怎么办呢?”工作人员开始时并没有太重视,简单和那位女子沟通了几句后,便把电话挂了。没过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还是这名女子,她哭着说:“他现在已经昏迷不醒了,其实我已经虐待孩子好几天了。”
工作人员这才感到事态紧急,等他们到达现场时,发现这名叫吉田智树的5岁男童已经不省人事。骨瘦如柴他的体重仅有6.2公斤,比正常孩子轻了一半,身高也不及两岁儿童。小智树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进食了。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可怜的他还是在当天下午离开了人世。
根据警方的调查,小智树从没去过托儿所。为了防止亲友来访时发现,父母一直把他关在阁楼里并拉上窗帘。每当父母带着4岁的妹妹出去时,可怜的小智树都会被留在家里,无人看管。从今年1月开始,小智树每天只有在早上才能得到少许食物和凉水。面对警察的询问,小智树的母亲竟如此解释虐待孩子的原因:她和丈夫的关系一直不好,“孩子长得太像他爸爸,看着就觉得讨厌”。
小智树只是不幸孩子中的一个。3月4日,日本琦玉县一对夫妇因为虐待4岁的亲生儿子——新藤力人致死,被警方正式逮捕。两年前,邻居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见力人声嘶力竭的哭叫声:“妈妈,我想喝水。”而母亲却拳脚相加。尽管警方曾经来调查,要求见小力人,但是新藤夫妇总是以“不在家”、“在午睡”等种种理由拒绝了。2008年2月,力人在长时间饥饿之后陷入深度昏迷,而父母仍置之不理,最终他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日主流媒体剑指法律
这两起令人发指的虐待事件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仅今年,东京、兵库等地就先后爆出多起虐待儿童致死案件,引起日本社会的强烈反响。
3月6日,日本《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等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发表了关于虐童案件的社论。尽管这些案件中,邻居、儿童咨询中心都掌握了一些情况,但是都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对此,《读卖新闻》指出:“这些虐待事件告诉我们,在防止悲剧发生方面,现有对策仍有漏洞,如果法律只是形式上的完善,但是无法真正遏制案件发生,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朝日新闻》的社论更是一针见血:“接二连三的虐童事件警示我们,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所缺失的东西是如此之多。”
四万件虐童案刷新纪录
近年来,日本的虐待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儿童咨询所处理的虐待儿童事件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了42662件。而这个数字是8年前的两倍。
虐待儿童案件居高不下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上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大量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由夫妻和子女组成的“核心家族”不断涌现。而在“核心家族”——这个孤独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在上世纪90年代时也开始为人父母。但此时正值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就业、生活困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年轻的父母就将无处释放的压力发泄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是从这时侯开始,虐童问题成为社会问题。而新世纪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父母很容易将工作、生活上的不顺利转嫁到孩子身上。
此外,网络日益发达,人际关系进一步冷漠,以前由地缘、血缘所构成的“安全网”,被互联网构筑的虚拟世界冲破。家人、邻居之间缺乏联系,很多年轻的父母自己的心理尚不成熟,在育儿期间遇到苦恼之时又得不到帮助,导致悲剧的发生。
尽管日本在保护儿童方面采取了诸如修订《防止虐待儿童法》,设立专门举报电话等措施,但收效甚微。在生活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冷漠的今天,如何保护儿童不受伤害,日本社会似乎仍没找到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