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汉白玉雕思维佛
关西美术竞卖2015年秋拍即将在日本大阪威斯汀酒店饭店,本场拍卖将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及工艺品两个大类,于10月13日-14日举行预展,15日-16日举行拍卖。众多主题专场及精彩拍品将一同亮相,拉开2015年秋季关西美术竞卖拍场大幕。
其中瓷器杂项部分共分为三个专场:扶桑萃雅——上古至今精萃集(瓷杂)、蕴韵听茗——沉香、茶具专场、东瀛集芳——瓷杂、文房专场;呈现了从青铜器、高古瓷器、到文房杂项的600余件精美拍品。
这是关西美术竞买自成立以来第五次举槌,瓷器杂项部分始终贯彻“以高古瓷器为主线,深度挖掘日本潜在艺术品”的理念。关西美术竞卖瓷杂部负责人张荣表示:“本次拍卖95%以上的拍品来自日本藏家旧藏,均是在市场鲜少露面的拍品。本次拍卖不仅在我们的传统强项高古瓷上发力,同时也征集到了品质优秀的明清瓷器和明清宫廷工艺品以满足不同藏家的需求。本场拍卖更是重点推出了一些存世量极少又是传承有序的青铜器和青瓷作品,相信定将吸引喜爱广大的收藏爱好者。”
扶桑萃雅——上古至今精萃集(瓷杂)将是本场拍卖的最重点专场,关西美术竞买自去年引入夜拍的概念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将持续将最好的拍品呈现在晚间拍卖中。该专场遴选了52件顶级艺术品,项目类别也是涵盖了从青铜器、高古陶瓷到明清杂项的众多品类。本场拍卖重点拍品展示如下。
本尊雕塑,释迦牟尼着褒衣博带式大衣正中而坐,大衣下部衣褶密簇。周围二弟子、二菩萨依次排列。佛主与二菩萨头后部有圆形背光。上方两侧有飞天环绕,其衣裙迎风摆动,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显得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坐阶下为双狮和出家者托举着的香炉。双狮形象较为写实生动,其神情则妩媚温驯、憨态可掬,由此更衬托出佛陀的伟大力量。施佛摆出手指抵腮、盘腿而坐的思维状。这种造型在5世纪时期常表现佛正处于修行初期,首次感悟生命的苦难,并决心盘坐于菩提树的阴影下直到从这个世界解脱。沉思中的佛主决心放下王子之尊去寻找人生真谛。由此让人们认识到,佛本身也是人,他们相信自己通过修行、沉思及精神的升化,能够得到启迪和解脱。整个雕塑构图紧凑,刀法流畅,造型生动,是北魏雕塑的上乘之作。
隋 石雕佛首(疑为天龙山佛首)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西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
清 竹雕伏虎罗汉像
以竹为材,圆雕伏虎罗汉,罗汉细眉杏目,斜披阔袖长袍,衣褶随身而动,袒露右肩,骑卧虎之上,老虎头部匍于前爪之上,虎眼直竖,头顶雕花,憨厚可掬,形象夸张。雕刻工艺精湛,疏密有致,包浆红润,皮色可人。伏虎罗汉位居十八罗汉中第十八位,曾作示虎诗曰:“有峰轩高,卧虎癫狂。”常于庙中于虎玩耍,虎亦为其日夜相伴守护,成为活佛的脚力,当作坐骑。父老常见他骑虎出入,云游四方,手执经卷,闲散自在,称他为“伏虎罗汉”。此器刀工浑厚洗练,不拘小节,老虎形象设计夸张,颇具早期竹雕雕刻之风,类似一例可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一件竹根圆雕伏虎罗汉像,其老虎夸张的形象于本期类似。
清 竹雕八仙过海笔筒
竹雕笔筒镶木口及底,该笔筒通体浮雕苍松丛立,虬枝横生,怪石嶙峋,流水环绕,极河畔江景之胜。以浮雕技法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情景。安谧的江面,两岸群峦峭拔,苍松古木,枝叶茂密,富有姿态,谈笑风生,神态各异,布局得宜,疏密有致,一丝不苟,实属难能可贵。场景人物于方寸之间,而眉间顾盼之情,俯仰笑傲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以竹表、竹肌的不同色泽和纹理,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景物的层次,更显凸其特有的立体感,一派富贵神仙气象。雕琢精细,层次分明,运刀浑厚,描绘细腻,包浆浑厚,色泽红润,当是清代嘉定派竹刻名手所制。
北宋 定窑紫釉斗笠碗
明人曹昭刊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的《格古要论》:古定器,具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划花者最佳,素者亦好,绣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队者。有紫定,色定,有墨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尖唇,敞口,斜腹,小圈足。胎体薄而致密,口沿处有一圈釉色较浅,圈足近底处无釉露胎呈白色。紫釉釉色纯净均匀,釉面温厚润泽。斗笠碗是碗的一种式样,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为宋瓷的代表作。
备 注:口有米口
西周 亚其矣作母辛彝青铜卣
著 录:①《三代吉金文存中册》P1355,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12月
②《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P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③《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第四册》P3309,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4月
④《总集》P5367
⑤《山东成》P464
⑥《续殷上》P82.2-3
铭 文:亚其疑作母辛彝
说明 备 注:罗振玉旧藏
福羽子爵旧藏
卣是商代晚期出现的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此件提梁卣,高盖宽沿,其形为低体垂鼓腹,高圈足外撇平添了稳重感。盖顶有瓜棱扁圆形提钮,提梁置于器之两侧,两端作兽首。盖及卣的颈部饰云雷纹、窃曲纹衬底,间夹凸弦纹,颈正中饰高浮雕外卷角龙首,主纹地纹层次分明。整器承商代卣的造型,为西周早期器。器、盖同铭,二行七字:“亚其矣作母辛卣”。
元 龙泉窑文珠菩贤露胎像
这是一对结跏趺坐于仰莲花座上,下承瑞兽的菩萨像。菩萨慈眉善目、法相端庄,胸饰璎珞,高雅华贵。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着僧裙。为了增加对比度,元代窑工将人物的脸、胸、手以及动物的眼、嘴和牙齿均不施釉料,烧结完成即刻呈现出赭红色,与厚润华美的青秞互相比衬、相得益彰。
这一组瓷塑是元代龙泉窑佳品。其造型准确,菩萨发髻盘曲,头戴花冠,面部刻划传神,脸形丰润,双目微闭,嘴角含有笑意。胎色铁红、釉色温润,如此对比鲜明、和映成趣的施釉工艺使其成为一件弥足珍贵的艺术品。龙泉窑瓷器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进入元代,虽不及南宋在瓷塑工艺技法走向成熟,数量显著增多,尤以贴花和露胎贴花的装饰工艺堪称一绝。
美国旧金山藏家旧藏
明初 龙泉官窑刻花玉壶春瓶
著 录:《千声•万声と龙泉窑の青磁》P60,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1996。
明朝龙泉官窑青瓷在整体风格上比较统一,器形样式中规中矩,釉色凝重沉稳,玉质感较强,最富特色的还属刻花纹饰。刻花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一是刻工娴熟,刀法流畅,一般主线刀痕特别宽,并兼有工笔划的韵味,与民窑刻花的草率随意形成鲜明对比。
此瓶 撇口外卷,束颈,溜肩,垂腹,圈足。有刻花者颈部分两层装饰,上刻狭长蕉叶纹,下刻卷草纹,腹部刻牡丹纹,近底部刻莲瓣纹,圈足饰回纹
明嘉靖 官窑青花五彩寿字纹盘
著 录:①《龙泉集芳》P279,茧山龙泉堂,1976。②《中国陶磁「美を鉴るところ」》P51,泉屋博古馆,平成18年11月3日。
说明 嘉靖五彩瓷素负盛名,有“百件万历彩,不及一件嘉靖彩”的美誉。嘉靖五彩大件器物较多,有缸、罐、盘、花盆等。罐又有方形、圆形等式样。彩绘以色彩绚烂陆离、画意活泼自然取胜。《佩文斋书画谱》载明代嘉靖官窑花彩有50余种之多,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几于不可方物。
此器以釉下青花代为蓝料,配以釉上黄、红、绿等色,组成寿字唐草纹五彩器,为明代嘉靖五彩之精品。备 注:“大明嘉靖年制”款
隋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魏晋至隋唐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最为兴盛的历史阶段。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一反北周武帝“初断佛、道二教”的灭佛政策,大力提倡佛教,一方面力图建立以儒学为核心,以佛道为辅助,调和三教思想的统治政策;另一方面也藉以收取人望。佛教由此再度进入辉煌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崇信佛教,从宫廷到民间掀起了大造佛像风潮。完整的隋铜鎏金造像不是很多见,是现存成铺造像中较为精美的一组。
明 铜鎏金文昌帝造像
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帝君掌理考试命运(如大学考试、升学考试等)、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禄,比孔子还受读书人的欢迎。同时他也是刻字、书店、文具店、说书、抄纸的行神,所以昔日书商公会就叫做“文昌会馆”。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诞辰,童生、秀才、禀生、贡生、举人以及私塾老师都要准备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庙行“三献礼”祭祀之。
清 御制鎏金奇妙菩萨坐像 备 注:“大清乾隆年敬造”、“奇妙菩萨”、“德行根本”款
元 剔黑牡丹狮纹香盘
此盘方形,浅腹,矮圈足,平底,木胎,盘内及外壁剔黑装饰缠杖牡丹,刀法犀利,技艺精绝。盘中牡丹风姿绰约,富贵雍容,给人以美的享受,构图繁密,剔雕细腻精湛,尤其是狮子和牡丹纹的叶脉,雕琢极为细致入微,为元朝漆器的精绝之作,是一件品相佳美极具收藏价值的漆器精品。剔黑,就是通体髹黑漆的雕漆,是“雕漆”技法的一种。即用黑漆堆积,然后剔刻花纹的做法,又称雕黑漆。
清乾隆 御制织锦唐卡 (七件)
此套唐卡缂织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佛经认为娑婆世界过去曾有七佛,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而释迦牟尼是最后一位,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这套唐卡外牙子皆以六条戏珠金龙围绕,留白处祥云填满,其四角也以汉、藏、满、蒙四种文字题“乾隆乙酉钦定”款。内牙子上方缂织金色佛教供养七政宝,由左至右分别为轮宝、摩尼宝、君宝、后宝、象宝、马宝与臣宝,左右两侧顺势排列八吉祥。
明 海天浴日砚
备 注:底“云霞出天际,海日自磅礴,达受”款
边“墨王楼”款
达受[清](一七九一至一八五八)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作(?至一八五四)僧。字六舟,又字秋楫,自号万峰退叟,俗姓姚氏,浙江海宁人。出家为僧,居盐官北门外白马庙。后主持西湖净慈寺释。斋堂为小绿天庵、宝素室、墨王楼。嗜古,多才艺。工诗词。精鉴别古器物和碑版。
此老坑端石砚、石质润泽,细若婴肌,呵之成泽,研墨不滞,随行而就。砚额浅琢流云,墨池下凹,砚堂随形而成化为圆日,砚背浅琢海浪涛涛,底“云霞出天际,海日自磅礴,达受”款组成一幅海天浴日图,砚侧钤阴文印一枚曰“墨王楼”。砚制古拙,雕琢之法颇具清早期琢砚风格。
清 大内南书房御用之宝绿端砚
备 注:曾国藩题款
正面“金波吐云夔足矣”
背“丹书铁卷垂天赐碧端散彩沐圣恩”
南书房,本是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能入则以为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系为数极少的南书房档案。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除了夜间拍卖,还有两场日间拍卖:“蕴韵听茗——沉香、茶具专场”、“东瀛集芳——瓷杂、文房专场”。呈现了一系列的日本茶道具及文房雅玩。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具不仅在日本当地受追捧,在中国内地也颇受藏家及茶艺爱好者的欢迎。本次拍卖亦是呈现了诸多制壶名家的精美作品。
柿畠甚次郎造葡萄纹冰玉寒炮口铁提银壶
该作品作者初代柳富甚次郎活跃于江户至明治时期,为当时地方诸侯御用金工师,与初代山川孝次四人等,并列加贺金工史上四大支柱。此件葡萄藤蔓汉诗银壶采用打出技法将器身捶打出纹式,并镀金银完成,提梁铁包银工法,链接处更是做出了精美的金灵芝,跟壶内的金灵芝响片遥相辉映,令人赞叹不已。
此器经历百年沧桑,显现古拙韵味与年代使用感。观此器造型、主题,充分表现其式度不凡之处,比照当时用具的严谨规定,当为诸侯大名御用器具无疑。目前所知,柳富甚次郎制器传世量不足10把。综观之下,更添其不凡收藏价值。底:“甚”款
共箱:“葡萄水玉寒文字雕银瓶 甚次郎作”款
石黒光南作纯金制玉露急须
纯金打造的霰形壶,因为金的金属特性,传导性快速真确,在茶席上点茶时,可以将茶叶蕴涵的风味完全的展现。金工师石黑光南,擅长锻金技巧,将一张金板不断捶打成型后,用冲子在表面凿出大小不一,整齐有致的霰形。这需要高度的技巧与耐心才能表现出霰形金银壶的魅力。黄金的外观华丽高雅,器宇轩昂,金光闪闪,贵气逼人,不仅可怡情,更是财富、地位的象征。石黑光南是日本知名金工大师,他既传承了江户时代的金银器制作技法,更推成出新,创造出超高难度的“玉霰”与“敲打”系列制品,被推崇为“京都银器第一人”。
九世中川净益造锻造铁包银壶
备 注:此器铁包银壶是明治时期金工师自我挑战极限的产物,其工艺之复杂难度之高世所罕见。
铁打出一体成形的外衬,因铁的延展性极低,必须反复加热锻锤,延展,纯化铁矿中的杂质,然后再制作银质内衬,二者谋和后再同时锻锤,得以成形。更难得的是该器不大却气势非凡,造型古朴,线条流畅,柔韧又极富张力。甚至做到了夸张的全包,而非常见的半包。底部的散热双孔也正是为了平衡银和铁因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变形。该器腰身往上的很不起眼一条环线,比无线的难度至少提高了一倍。再次感受到作者独孤求败的霸气。再看该壶全素的铁质壶身色泽内敛含蓄,与流口和盖缘以及摘部露出的银色相应成趣,对比之下凸显铁的朴拙和银的华美之气。足以堪当九世中川净益金工生涯的巅峰之作!
盖:“净益造”款
箱款:净益造内银张铁瓶
古沉香山子
宋 龙泉窑鬲式炉
备 注:圆唇,平沿微内斜,直颈,扁圆腹,下承三乳足,腹与足背饰三用形凸脊,肩部饰凸弦纹一周。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足底露胎处呈火石红色,系烧制时二次氧化形成。此器制作工整,造型优美,器形较大、属同类产品中的精品。宋代流行焚香习俗。由于宋人对香的特殊喜好,使得宋代各窑场都有焚香炉具的生产。源于商周时期青铜鬲样式的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以其古拙典雅的造型,曲直有致的线条,柔和莹润的釉质,青碧如玉的釉色,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艺术效果,成为当时人们的最爱。其烧造年代当为南宋后期至元代。这件鬲式炉,历经800年之久,仍折射出静穆端庄的大家气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