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会提高,肺癌细胞容易转移到脑部和骨骼中,加大治疗难度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高桥隆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肺癌细胞向其他器官转移的机制:肺癌细胞中的一种脂质会促使癌细胞转化为容易转移的形状,从而更易进入血液。 这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临床检查杂志》月刊上报告说,其成员分析了149名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发现那些预后状况不佳的患者,其癌细胞内会大量产生“CERS6神经酰胺合成酶”。这种酶能促进肺癌细胞产生名为“C16神经酰胺”的生理活性脂质,癌细胞表面随之会出现类似蜗牛腹足的结构,从而更容易在人体内转移。 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新生成的C16神经酰胺含量较少,也会促进癌细胞转移,使肺癌患者预后恶化。但如果C16神经酰胺含量较高,则会导致癌细胞凋亡。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给患有肺癌的实验鼠注射能增加C16神经酰胺的药物,结果发现癌细胞的增殖受到遏制。研究小组认为,经过如此治疗的实验鼠,即使其肺部仍有部分癌细胞残留,由于它们转移的功能减弱,癌症的恶性程度就有望降低。 科学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会提高,肺癌细胞容易转移到脑部和骨骼中,加大治疗难度。上述肺癌转移机制的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以CERS6神经酰胺合成酶为靶子,针对恶性程度高的肺癌开发新疗法,这种治疗途径对其他癌细胞的转移也有望起到遏制作用。 |
日本学者发现肺癌细胞向其他器官转移机制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科普动画《工作细胞》在央视开播,这中文配音你觉得如何?
中国の科学者、15種のがんの細胞マップを描く
JMT日本干细胞再生医学费用是多少?
日本アニメ「はたらく細胞」が中国中央テレビで放送
中国の科学者、T細胞の「改造」で抗腫瘍効果を強化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 沿海超4成地区向高地转移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 沿海超4成地区向高地转移
人体の免疫力、献血で低下するか?
培養肉の普及、あと5−10年が必要
京都大学将研发新冠肺炎新疗法 利用iPS细胞培养免疫细胞
通过iPS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日本批准细胞膜片移植临床项目
日本体检:癌症可防可治,但前提是早期检出!
日本病毒学家:中国科学家已站好第一班岗 病毒溯源应全球“联合作战”
智库 | 中国优势不降反升,日本转移在华产业链难度较大
日本首次利用iPS细胞造出“肝癌模型”
中国の科学者、ヒトの細胞マップを作成
日本“迷你器官”研究走向临床试验
上海电视节闭幕 日本动画片《工作细胞》获最佳动画剧本奖
日本学者在老鼠体内培育人类胰脏 日媒:有伦理风险
iPS细胞可否治疗心脏疾病?日本庆应大学欲开展测试
日本真的失去了20年吗?为什么没掉队?
从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到中国,谁将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日本发现可阻止癌细胞转移的分子 有望应用于癌症治疗
日本将把3千万日元高价白血病新药纳入医保
肾细胞癌新药!武田靶向抗癌药Cabometyx(cabozantinib)在日本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