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澳洲限制奶粉出境 日本则在闷声发财

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2015年12月末,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以下两则新闻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澳大利亚政府扣押运往中国的奶粉。


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2015年12月末,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以下两则新闻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澳大利亚政府扣押运往中国的奶粉;另一边则是日本在本国开辟了“谢绝日本人”的消费中心,以迎合“爆买”的中国人。


澳洲:限制奶粉出境


“通知一下,从今天起暂时不代购任何牌子的三段奶粉,对的,就算找到货也暂时不代购。奶荒如此严重的时刻,有必要把仅有的这些资源留给本地的父母,因为他们别无选择,甚至连劣质奶粉也没有。”早在去年11月初,一名兼职做代购的悉尼华人就已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段“通知”。


另一名从事兼职代购的女士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新西兰有货,一般她也建议客人直邮新西兰奶粉,“因为新西兰有RMP制度,也就是政府认可的奶粉直邮政策”。


这场澳大利亚奶荒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出现的,随后的中国电商“双11”更被澳大利亚媒体指是澳洲奶荒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以高品质的乳业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家长的追捧,是海外代购的最重要源地,今年元旦期间,中国海军停靠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补给休整期间,有士兵也被拍到上岸购买奶粉的照片。这种追捧不仅催生了当地代购链,如今也让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推出各类限购政策。


2016年元旦,家住悉尼的陈先生准备帮国内的亲友购买一些奶粉。可他发现,家附近的超市货架上,可供选择的已经不多了。


“婴儿奶粉已经标明‘每人限购四罐’,可是很多品牌还是没有货。贝拉米有机奶粉,这个是澳大利亚的本土品牌,三段已经没货了,一段二段偶尔有少量;爱他美金装三段也没有货。”陈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除了婴儿奶粉,一些热门的成人奶粉也没有货。“比如德运成人奶粉,我今天去超市根本没发现,家里老人又需要,只能去当地的华人礼品店看看了。”陈先生说道。据他介绍,当地华人礼品店虽然有货,但价格肯定会比超市贵。


“一包德运成人奶粉超市卖10澳币(约合47元人民币)左右,到了华人礼品店就被抬高到了18澳币(约合84元人民币)。”陈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就这样一包的成人奶粉,在淘宝上的价格最高更飙涨到了每包150元。


为应对市场上婴儿配方奶粉短缺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协同供应商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增产、限购、提价等措施,同时开始打击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囤积居奇和跨国代购行为。


2015年年末,澳大利亚当局在墨尔本截获并扣押了60吨准备销往中国的婴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


这些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从位于墨尔本东南部城市克莱顿的一家仓库购买的。据仓库的一名女性员工说,这些奶粉将被销往中国地区。


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报道,澳农业和水资源部长乔伊斯的发言人证实说,该部确实在11月墨尔本拦截了一批准备运往海外的奶粉,但并未透露拦截和没收的原因。


这位发言人说,目前对这批货物是否涉嫌违规出口的调查仍在继续,“农业部的职责是确保出口货物符合出口法、符合外国政府的相关要求,确保出口货物安全并且被准确描述。”


早在11月,澳农业部就曾发表声明强调,出口到中国的奶粉都必须遵守澳大利亚的《出口管制法》。而根据该法律,从澳大利亚出口10公斤以上本地制造的婴儿配方奶粉到中国,必须提供出口许可证明和授权出口许可证书,同时还要提供符合中国奶粉进口规定的有效文件,违反规定者将面临12个月的监禁。


澳农业和水资源部长乔伊斯表示:“农业部正尽其所能确保澳大利亚出口货物符合所有澳大利亚的出口法规以及中国的进口法规,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整个乳制品供应链正面对一个机会来满足澳大利亚以及海外不断增长的需求。”


不仅如此,据新华网报道,2015年圣诞节期间,澳大利亚超市巨头伍尔沃思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奶粉限购令:有购物者发现,该公司旗下超市奶粉货架上的中英文标识上写道:“因为供应问题,每名顾客只能购买4罐婴儿奶粉,我们正努力使供货恢复正常。”但一旁的中文标识上却说,每人限购两罐。


很快,就有消费者指控伍尔沃思超市“涉嫌种族歧视”,不应这样对待华人消费者。伍尔沃思超市随即回复称,这种不一致是标签错误,出现问题的门店已修正错误。


公司发言人马奥尼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坚称这只是失误,总部已通知各家出现问题的门店重新更换标签。根据现行政策,每名顾客每次最多可购买4罐婴幼儿奶粉。


但这并不是第一起针对华人的限购令。陈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现在去超市,如果偶尔帮亲友买礼品,都尽量避免去奶粉区,“我怕见到那些疯狂的代购,也怕人家以为我是代购。”


尽管如此,陈先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这一波澳大利亚乳业繁荣的受益者。据陈先生透露,他在2014年年初购买了贝拉米公司股票,如今该公司股价已经从2澳币的股价涨到了14澳币,让他着实赚了不少。


“Blackmores(澳大利亚保健品品牌)更加夸张,从30澳币涨到200澳币,比澳洲四大银行股价加起来总和还高。”陈先生补充道。


日本:本国人不得入内


在另一“被买爆”的优质奶源地日本,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5年12月1日,日本年度流行语揭晓,描述赴日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购物的“爆买”一词获得年度大奖,话题热度直接超过了在反对安保法案运动中诞生的“安倍整治不容原谅”、还有被撤回重选的东京奥运会“会徽”等。


在颁奖仪式上,日本一家知名连锁免税店的总经理作为“爆买”一词的代表领奖,他表示这个词入选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有能力影响日本的社会和经济。


面对“爆买”的中国游客,日本商家索性推出限制本国人进入的消费中心。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前,一场“优待外国人”的风潮正在日本商业界兴起,一些商家拒绝日本本国人入店而专门接待外国客人,目的是让更多的外国游客“爆买”日本商品,以牟取暴利。


《产经新闻》的报道说,由于外国游客的“爆买”行为不断刺激日本消费市场,因此,以外国游客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外国游客提供多语种翻译和了解日本文化服务的商业机构纷纷加入“拒日本客人”“限定外国游客”的队伍。


据报道,日本餐饮巨头“和民(WATAMI)”于2015年1月在银座开了一家专供外国游客使用的餐饮店。该店以中国、越南等国的团体游客为对象进行服务。他们在店内准备了各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小零食,以开展试吃活动为主,不断地宣传日本文化。


对于这种餐饮店,“和民”在相关的推广材料中写道:“来店客限定为外国人旅客,采取完全预约制,与旅行公司HIS株式会社及JTB集团这些外国人专业旅行代理店进行送客合作,以招揽客人……在海外,设定限制银联卡持有者的优惠,并与进行旅行市场促销活动的中国企业展开网络市场合作,以增加客人。”


不仅如此,日本的各大商场也开始推出专供外国游客的服务,如外国人专用的“沙龙”“休息室”等纷纷登场。近铁百货公司大阪店为外国游客推出存包、卖场介绍等服务,三越百货银座店将从明年2月起,将为购买额达到一定数量的外国游客提供免费饮料服务等。


另有日本公司打算抓住机遇,改造公司大楼,使之成为专供外国游客利用的酒店。日本有线电视巨头USEN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春季把位于东京涩谷的大楼改建成专供外国游客的情侣酒店。


从2015年年初的一只马桶盖开始,由于签证宽松和免税商品名目增加,日本的旅游吸引力持续提升,中国游客的日本买买买持续了一整年。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2015年12月中旬,全年访日外国游客数已超过190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预计达到创纪录的500万人次。


2016年1月2日,日本关西地区的百货店迎来新年首次售卖。多家百货店为吸引中国游客购买,专门准备了受到中国民众欢迎的商品福袋。


位于大阪市中央区的高岛屋大阪店,为应对中国游客,准备了汇集暖水瓶和陶瓷菜刀等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商品福袋,而面向外国人的免税柜台增至11台,比平时增加六成,这些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福袋在当天上午就销售一空。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