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环球时报》记者在东京随便走进一家药妆店,都可以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他们左手一筐右手一筐,甚至用上了大推车。他们主要买什么?买药品和化妆品。很多药妆店甚至不得不一天好几次紧急调货,以补满空空如也的货架,让人感觉“中国人在日开启疯狂扫药模式”完全不是虚言。(2月19日 环球时报) 如今,怒砸日本车的“抵制日货”行为仍时有发生,部分中国游客却已经挤爆了日本药店,暂且不讨论砸车的行为是否为理性爱国,但二者形成的鲜明对比已然“惊呆了小伙伴儿们”,足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实,从近几年兴起的海外代购来看,中国游客挤爆日本药店也不是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双十一”期间,代购造成澳洲奶粉荒,惹怒澳洲妈妈的新闻,已让我们见识到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狂热所散发的威力。也许有些网友会站在“爱国主义”的道德制高点鄙视甚至唾骂这些在国外“买、买、买”的行为,但我们对其所反映出来的消费者“刚需”却不能够视而不见。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产品的“平民化”,服务的“人性化”使其具备了吸引大批中国消费者的“魔力”。试想一下,当宝宝们把吃药当成一件乐事,你再也不用费劲心力、苦口婆心的哄他们吃药时;当你熟悉某些药品的成分,再也不用顾虑化学作用的副作用时,生活中会免去多少麻烦与苦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日本企业没有雇佣传播“水军”,而是中国的“粉丝团”自愿推广日本药品的情况下,国内应好好重视起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消费者“刚需”,学习并借鉴日本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满足内需,扩大市场。 一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严厉打击“宰客”、“山寨”、“食品安全事件”等失信行为,建立严格的诚信奖罚机制,营造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 二是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合理制定税率,扩大有效供给,积极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三是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创新生产技术,优化服务质量,争取以人性化的设计,一流的产品质量,树立起诚信优质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能力回流,拉动经济增长。 当然,从生产到消费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链条,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诚信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张体敏) |
从挤爆日本药店看中国消费者的“刚需”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