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外强化质量监管一瞥(国际视野)质量是一件产品、一个品牌、一家企业乃至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德国技术博物馆解说员正在操作车床。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弗林特河河水水质不达标,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本报记者 张朋辉摄
日本强调生产各个环节都有质量检查的责任,图为松下工厂生产流水线即时发现不合格产品。本报记者 田 泓摄
2015年,雷诺汽车被指氮氧化物排放量超标。
德国 双轨制培训打下过硬基本功
德国技术博物馆展厅里,一台老式蒸汽机隆隆发动,牵引轴上的皮带“指挥”着几台旧机床刨、铣、钻、磨。解说员安德里亚斯站在一台车床前,一脚踩、一手压、一手顶,几分钟工夫,一个穿孔小铜环就切割了出来。“这台家伙可有130多年历史了,但工作起来毫不含糊。‘德国制造’就是从这样的机器开始的。”
1896年,英国记者恩斯特·威廉姆斯出版了《德国制造》一书,指出“德国制造”能够成功的奥秘:一是重视研发。他举例说,一个位于埃尔博菲尔德的小企业居然雇用了60名化学家,从事在英国人眼里一段时期内根本看不到成果的科研。实际上,这些人的工作是日复一日进行实验和分析,直到发明新工艺或从所谓“废料”中提炼有用物质。二是政府扶持。他举例说,德国驻美国使团专门派外交官去研究棉花的培育过程,政府给到芝加哥参加博览会的德国厂商报销路费等。三是注重教育。他强调,德国的技术学校培养出了大批顶尖的手工艺人和工程师,而不是英国的营业员或家庭教师。“可以说,任何一门关于工业、科学和商业的培训在德国都有讲授,而且教得很好。这种培训建立在良好基础之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高等教育享有各种补助,实际上也是免费的。”
威廉姆斯的很多观察至今仍有意义。特别是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双轨制,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开展。初中毕业生到企业当学徒,每月大部分时间边干边学,一小部分时间到政府资助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德国,每两个就业者就有一个参与过职业培训。2011年有140万名学徒在45.5万家企业里工作。德国1/5的企业都参与到这种共同培养模式里。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