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教育强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相比,日本既延续了东方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教育治理的精华,在世界教育之林独树一帜。作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日本教育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基本原则。
学校是最安全的场所
日本是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住宅小区附设小公园的主要目的就是遇灾避难,学校体育场也兼有避难的功能。日本是犯罪率较低的国家,偶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让中小学更加重视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努力让学校成为全社会最安全、最安心的场所。
对于校园安全的重视,还得从2001年6月8日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的惨剧说起。那天,一名精神病患者持刀进入校园砍死8名儿童,砍伤15名师生。事发后,大阪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大阪府立心理健康综合中心、大阪受害者咨询室等专业机构成立了精神援助小组,为儿童及家属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并为遇害学生家属建设专门网站。
从此,池田小学每年开展5次可疑人士应对训练,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拥有急救资格证书的教员还走出校门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学校每周开设安全课程;每月8日是学校安全日,全校进行安全设施大检查并进行避难演练。学校在校园建造了学生安全祈愿誓言塔,每年6月8日举行祈愿誓言大会,让每一个儿童明白生命是第一重要的。学校教职员工、儿童、监护人、当地居民共同采取有组织的、可持续的学校安全对策,家长教师协会(PTA)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值班活动。2010至2013年,池田小学连续两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学校认证(ISS),而当时全世界通过ISS认证的学校只有72所。
多年来,日本各大中小学也在全面提升校园安全对策,内容包括7个领域:设施设备、伤害预防、犯罪预防、生活指导、家庭及地域安全、灾害安全和交通安全。日本人就是这样善于把不幸的灾难转变为改进的良机。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人
日本中小学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形成善恶判断力和规范意识,养成乐观向上和顽强不屈的性格。笔者发现,日本小学课堂教学气氛很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所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很少给出或指定标准答案。对于成绩明显掉队的学生,学校还要专门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日本政府专门为国际学生提供语言帮助,选派大学生随堂翻译,帮助国际学生更快适应日本的学习生活。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海边、林间等地进行集体野营,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合组成快乐大本营,培养互助合作精神。日本学校还与国外同行签订交流协议,开展学生互相访问交流活动。
一名随父母移居日本的中国学生告诉笔者,在日本学习很轻松,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家庭作业不多,教师和蔼可亲。日本中小学体育运动会都是集体项目,没有个人项目,因此没有个人冠军奖项。诸如应援合战、三色彩球对抗、合力搬运大皮球等体育比赛多以班级为单位,都需要全班同学合作完成,可以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日本中小学社团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娱乐,这正是西方教育所倡导的第三课程,是培养学生集体服务意识、团队奉献精神、领导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日本很重视学生体育,认为体育不仅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也是很好的自我教育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良好品质。日本每年举行全国学生体力、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调查,调查结果主要用于评估学生的成长。
日本中小学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很自然地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日本小学生守则也非常具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如放学走规定路线、马路上靠右行走等。日本家长很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让他们熟悉商业规则,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提高财商和情商。
教师带着尊严勤勉地工作
日本人崇尚“7与24”精神(即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拼命精神),做任何事都习惯尽力而为,他们认为勤勉务实完全是对自己负责。政府和学校对教师履职充分信任,教师拥有充分的教学自由。日本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因此不能报名参选议员,不能在校园内从事带有倾向性的政治宣传活动。
日本要求教师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具备优良的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一般而言,30岁以上拥有企业工作经验、运动或艺术特长的应聘者更受学校欢迎。日本中小学教师必须公平地对所有学生负责,不能有意偏爱或冷落某个学生。教师不能接受家长馈赠,否则就会受到处罚。教职员工的工资由都道府县(即省级政府)负责发放,中央财政根据实际支出负担1/3。
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职称评审制度,教师工资待遇主要由教师学历和工作年限决定,全国同级教师工资水平大致相当,不存在校际差距或城乡差距,学生成绩好坏不是教师奖惩的依据。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曾计划实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但遭到教师工会强烈反对,这种给教师增加压力的政策在日本很不得人心。
日本政府还专门制定中小学教师研修制度,主要包括新入职教师研修、10年经验者研修和学校组织管理研修。相对而言,日本对于教龄长的教师更不放心,安排的研修活动也更加频繁。日本小学任课教师多是1人负责1个班级,即都是全科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压力着实不小。此外,学生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拥有发言权,也有教师因为受不了家长的指手画脚而主动离职。
教育管理是学校的“贴心小棉袄”
日本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国家,近年来更加强调地方分权,教育管理体制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日本从都道府县到市町村各级都有教育委员会,但是日本教委同其他政府机关保持着较高的独立性,具体职能是负责大政方针政策,有权委任教育长(相当于公司CEO,类似我国教委主任或教育局长),具体行政执行及落实工作由教育委员会所属的事务局负责(教育长为事务局负责人)。
根据日本《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运营法》第27条,教育委员会每年要对权限内事务的管理和执行情况(含事务局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向议会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开发表。日本教育委员会有三个特点:合议制,避免长官权限意志集中;外行控制,避免专家独断偏见;居民参与,居民对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教育委员会公开招聘,委员任期四年,由政府首长任命,地方议会批准。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兼职,有教师经历者占20%至30%左右,75%的教委主任是60周岁以上有教育行政经验者,几乎所有教育委员会都有学生家长充任委员。
教育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例会,审议或报告有关事项,必要时召开临时会,及时审议人事事项,制定或修订教育委员会规则。此外,还召开以教育委员意见交流、各种研修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协议会。除了参加例会和协议会之外,教育委员还参加学校活动、地方活动、各种庆典,以及研修和视察等,广泛接触本地教育,增加教育委员对本地教育的了解。这样的制度安排,既保证了教育行政为学校提供贴心专业的服务,也保证了教育行政的运行效率及其与社区的联系,还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