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医集团在全球拥有10万名员工,而在所有高管排名中增田崇之位列第四,可见日医对中国市场极为关注,所以派驻的高管层级较高。”日医北京公司客户负责人谭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不过,虽然野心勃勃,但日医在中国也面临不少现实问题,社会整体对介护服务接受度不高、护理人才短缺以及中日消费习惯差别等,都可能让日本成熟模式遭遇水土不服。
人是一大难题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医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该公司有一整套人员培训方案,同时,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也会有专门的评估人员对老人的状况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护理方案。“进行评估的团队不是一般员工,而是进行过专业培训的评估师。在日本,介护评估分析师是国家认可的一种职业资格,在中国,我们也对评估师和一线介护人员进行培训。”增田崇之介绍。
但值得关注的是,日医提倡专业介护人员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所以该公司给员工进行长期培训,且由于培训费用比较高需要员工自行承担。“大概一名介护人员培训费用要超过7000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在工作过程中逐步收取。从员工培训和客户服务两头收费,正是日医在日本开展的商业模式。”增田崇之说,“也正因为这样的方式,公司对员工的筛选很严格,几乎只有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才能提供介护服务。”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日医的介护模式和中国市场现状还有很大距离。例如,中国目前老年人已突破2亿,且正在以每年860万的速度增长,而护理人才的短缺至少在1200万人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按照国内传统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养老护理员就是伺候人的,不受人尊重。社会上对这个工作不够重视,养老护理员与护士所做的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前者的社会地位却远不如护士。
同时,养老护理工作的价格较低也是人员短缺的因素之一。一位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老人能自理、护理员不用驻家的情况下,目前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每月约在3500元左右。若老人不能自理,费用也不过4000元左右。同样是做服务,相比养老护理员,育儿嫂的收入就算得上可观。据了解,从事育儿工作的,基本都是每月4000元起步,带孩子经验丰富、从业时间久的高级育儿嫂,每月收入能达到6000-1万元。这导致养老护理人员加速向育儿服务流动。
“在国内,养老护理普遍被认为是较低端的工作,从业者流动性极大,更何况,介护在中国并不是国家认可的职业资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吸引大学生来自费培训且长期从事这一职业难度极大。”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坦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