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连上演了三场央行大戏。先是日本央行决定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放弃基础货币目标,但在QQE基础上加入收益率曲线控制;然后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暗示年内或加息一次,同时调降长期加息路径预期;结局篇是新西兰央行决定按兵不动,但宽松大门仍敞开。
日本央行的政策新框架可以说是创新之举,日元的反应是先跌后涨,因为投资人愈发质疑此番政策调整的效果,甚至怀疑此举是否意味着“从前线撤军”。
而美联储的投票结果显示出联储内部立场分歧加重,而且虽然12月有可能加息利好美元,但长期加息路径预期下调,远远抵消了这种利好,美元因此全线承压。
展望下周,日本央行将公布7月政策会议记录,欧美央行还有多位官员讲话,可望从中一瞥央行官员的政策立场。此外,多国公布GDP、CPI、失业率、消费者信心等数据,可一览全球经济形势进展。
本周全球央行也真是热闹,多国央行轮番上阵,包括印尼、挪威、菲律宾、南非和新西兰,而本周三(9月21日)登场的日本央行和本周四(9月22日)登场的美联储政策会议无疑最备受瞩目。
日本新版QQE上路
此前,日本曾推出包括负利率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刺激举措,然通胀及经济表现却不能令人满意,外界也愈发担心日本央行在振兴经济和提高通胀方面恐黔驴技穷。
但此次会议,日本央行决定对政策框架做出调整,放弃基础货币目标,将长期收益率目标加入到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当中,并再次承诺将尽快达到2%的通胀率目标。虽然最初市场对新版QQE计划的反应是日元下跌,但细究之下却对此举并不买账,新框架的许多细节让投资人怀疑,日本央行是否实际上企图缩减刺激措施。
熟悉日本央行想法的人士表示,周三宣布的政策决定是一种妥协措施,确保日本央行四分五裂的九人委员会中每个人都能得到些什么——除了两个大家认为怎么都说不通的极端异见者。
另外可以看出的一点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已没有火力去部署新一轮“火箭炮”式的刺激计划,所以才改变政策框架,使其从休克疗法变身为更适于对抗通缩的持久战。
市场希望日本央行重设刺激计划的决定能缓解日本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压力,不过一些分析师对此举能否对金融市场有持久的正面影响表示怀疑。
摩根士丹利证券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师稻留克俊称,日本央行给人的印象是开始从前线部分撤军。
美联储降低加息路径预期
相比之下,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强烈暗示仍可能在年底前收紧货币政策。美联储主席耶伦承认加息的理据增强,但决定暂时观望一段时间。
而从投票结果看,联储内部对加息迫切性的分歧越来越大。三位地区联储主席对政策声明持反对意见,称支持本周加息。但决策者将今年加息次数预期从之前的两次下调至一次,且预计明年和2018年加息的幅度会小于之前的预期。
美联储今年还有11月和12月两次政策会议。但分析师认为,11月加息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会议后的几天美国就将举行大选,所以12月加息的可能性更大。投资者预计,12月加息的几率略高于50%。
Commonwealth Foreign Exchange首席市场分析师O mer Esiner称,一方面看来,美联储可能在12月加息,表面上看立场偏鹰派,对美元有利,但另一方面美联储下调长期加息路径预期,很难太看好美元。
本周其他热点聚焦
其他央行方面,印尼央行如外界预期第五度降息,下调25个基点至5.00%。挪威央行、菲律宾央行、南非央行则均维持利率不变。新西兰央行也维持利率不变,但表示政策宽松大门仍敞开。
周一(9月19日)离岸人民币HIBOR利率狂飚,隔夜拆借利率升至近24%,创九个月来高位。台湾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款隔夜利率亦跳升至15%。
交易员指出,造成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的原因是人民币空头影响、中国央行去年SWAP到期后不续做、以及对现汇市场的干预等。但这种情况在本周二(9月20日)得到缓解。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本周四(9月22日)升至近一个月新高,大行续向市场提供适度美元流动性。同时人民币作为新晋SDR货币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