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综合外媒报道,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其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良典是第6位出生于日本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也是第23位出生于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71岁的大隅良典现任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基础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教授,是细胞自噬研究的先驱,曾获得京都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奖。 大隅良典是细胞自噬研究的先驱,专长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知名的成就,是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 细胞自噬研究缘何受到热捧?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作用与生物发育以及许多人类疾病,如衰老、肿瘤、感染与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变及神经退化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应该说细胞自噬受到热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疾病的关联,首当其冲是衰老。 细胞自噬的典型特征是形成自噬体并呈递给溶酶体,这一过程在蛋白质和细胞器质量控制中起基础作用并维持了细胞能量的稳态。一些研究表明,自噬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参与蛋白酶和自噬相关调节的BAG蛋白家族中BAG3/BAG1比值在复制性衰老时增高,且BAG3在细胞衰老时能介导自噬的激活。研究还发现在Ras诱导的细胞衰老进程中亦可观察到较高的自噬活性。 其次是包括帕金森症在内的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2013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一种与细胞自噬作用相关的基因若出现异常,会导致一种罕见的脑病。这种罕见脑病被称作“伴随成人期神经退行性变性的儿童期静态脑病”(SENDA),患者大脑萎缩并伴随认知障碍。 当时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指出,自噬作用的异常,比如负责运送蛋白到溶酶体的自噬CMA过程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认知障碍。 另外一大类就是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调节自噬的药物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 虽然到目前为止激活细胞自噬来预防肿瘤发生的直接临床依据稍显不足,但自噬在肿瘤早期发生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已被广泛证实, 因此适当地提高基础自噬水平可能成为未来肿瘤预防的重要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来自腾讯国际新闻微信公众号“糖醋国际”。) |
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获得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诺奖得主称新冠病毒人工制造?本人回应
大阪大学研究发现激活“自噬”能抑制老化延长寿命
日媒: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脩去世 享年90岁
刚拿诺贝尔奖的日本得主,第二天就把1亿1500万奖金都花了拿来做这个!
2018诺贝尔颁出第一奖!美国和日本癌症免疫学家获奖
50年内拿30个诺奖, “口出狂言”的日本人可能真的要做到了!背后真相是…
我们全民抢房的时候,日本人在抢诺贝尔奖
日本本庶佑获诺贝尔奖 日首相致电祝福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两名科学家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两名科学家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快讯|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日科学家平分,两人被誉为“免疫治疗先驱”
诺奖又有日本人,获奖者最多的国家是?
日本研发打乒乓球的机器人,挑战奥运铜牌得主
日本诺奖得主大隅良典呼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日本为何连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出身学术世家 曾获日本学士院奖
日本诺奖“井喷”对我国的启示
安倍会见诺奖得主大隅良典 强调将重视发展科技
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
日本教授研究“自噬成果”获诺贝尔奖 有望推抗衰老美容液
同一个蓬皮杜主题展日本甩了中国几个诺贝尔?
日本人再获诺贝尔!日本大学理工类科研到底有多牛
日本人为何频获诺贝尔奖?原来有这么多教育秘密!
大隅良典:不为日本“十七年十七人获诺奖”所惑
大隅良典不为日本“十七年十七人获诺奖”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