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下的中国,中小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有人说,邻国日本和中国很像。二者经济结构中,同样99%的都是中小企业。
▶日本的中小企业面临怎样的生存土壤,他们怎样解决融资难?近日,东方今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来中国考察中小企业的日本嘉悦大学教授、著名中小企业专家黑濑直宏。□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宋迎迎/文图
变局之中 一切皆有可能
“据我所知,在中国,普遍将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而在日本则是300人以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黑濑教授说,战后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45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由于战争大伤元气,百废待兴,中小企业主要以低廉的低端生产为主。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均GDP增速在10%以上。“这一个阶段,日本的经济结构是金字塔形的,上方是丰田、本田等大型企业,下面是众多从事零件配给的中小企业,得益于大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大量的订单中进行了积累。”黑濑说,“仅本田一家企业,下面就有5到10万家中小企业为它服务。”精细化的分工带来的是双赢,大企业方便管理,小企业也避免了产品多元化带来的经营风险,能够专心把一个技术做精。
日本政府于1963年专门出台了首部《中小企业基本法》,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小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1974年到1989年,这一阶段GDP增速开始放缓,在前阶段培养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和创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时期的创新与大企业的培养也有关系,比如在本田和丰田,下游加工企业被要求具有主动提案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管控能力。”
1974年,可以说是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中国现在和1974年的日本很像。处在变局之中,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而到了1989年以后,日本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到中国设厂。“技术非常完善,本国市场饱和,开始技术向外输出。”
信用保证体系建设关乎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技术要转化,资金是关键。企业要发展,没钱肯定也不行。那么,日本又是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呢?在黑濑教授看来,这与政府提供的强力支持和完善保障是分不开的。
黑濑教授说:“只要有核心技术,银行都是主动找中小企业放贷,利息也很低。”就这样,有很多企业还不愿意去申请。“因为还有政府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无利息无担保的贷款。”
政府不但提供无息贷款,还提供完善的兜底政策,让银行能够安心放贷。“在日本,有个名字叫信用保证协会的政府机构,不仅为企业提供担保,而且会为企业兜底,承担企业破产带来的相关损失。”黑濑教授说,日本早在1953年就出台了《信用保证协会法》。如今,依托遍布全国的信用保证协会,日本已经建成了完善的信用保证体系。
“信用保证协会类似保险公司,但它是政府组织的,而且保障力度很大。”黑濑教授说,中小企业往往在从银行贷款时就被要求参加。当企业遇到困难时,信用保证协会除了会补助银行贷款损失,如果企业破产的话,还会对下游企业的损失进行补助。这样,银行可以放心放贷,企业可以放心经营,因此企业发展就没有后顾之忧。
“据我所知,中国也有类似的民营信用担保公司,就是你们所说的小额担保公司,它们本身是企业,要追求盈利,因此不可能替政府去给中小企业当保姆。”黑濑教授说。
日本企业为何“安于小”
和中国一样,日本中小企业也很多,一般来说,多就意味着残酷的竞争,极不容易做大,也不容易做长。但耐人寻味的是,全国99%为中小企业的日本,却也是世界很多最古老企业的所在地,很多企业都有数十年数百年的历史。
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8年。而黑濑教授告诉我们,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0年以上。日本企业为什么能长寿,在黑濑教授看来,除了政府的扶持,更重要的在于经营者的心态——“匠人匠心”。
“匠人匠心下的日本,有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企业不愿意做大,‘安于小’,二是为了物尽其用,限购。”黑濑教授说,很多中国经营者往往热衷于兼并重组,一旦企业有所发展,便追求扩大规模。而日本的中小企业家却不。
很多日本企业规模很小,往往几个人,但却掌握着大量的先进技术,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年。比如,日本有一家名叫冈野工业的制造企业,老板冈野雅行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世界第一制造人”,这家企业技术有多牛呢?能够生产世界上最细的针头,打在身上就像蚊子叮一样。
就是这样一家掌握世界最尖端技术的企业,员工只有五个人,年销售额则是6亿日元。这样的企业正是日本匠人精神的真实写照。
“虽然冈野工业只有六人,但随时都可以扩展成几十倍的规模,然而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黑濑教授说,很多企业稍有发展就急着扩容,或者涉足别的领域,不仅扩大了风险,往往也会放松质量。“企业和人一样,不能浮躁,只有沉得住气,才能做到最好。”
除了安于小,日本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限购,这个限购不分本国人和外国人。
“为了把东西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匠人们考虑得很简单,东西造出来是为了用的,而不是囤积起来乘人之危的。”黑濑教授说。有坚守,有道德,这正是中国商道历来所崇尚的至臻境界。也正是日本诸多匠人得以百年存活的根本之道。
善待人才 员工忠诚度才高
企业能够发展,政府社会提供的良好环境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自身也需要有针对性的下功夫。那么,在黑濑教授看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修炼内功呢?
“能说出来的建议有很多,但说到底还是要善待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黑濑教授说,留住人才,一方面要提供发自内心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员工。在日本有一种很和睦的氛围,大企业培养小企业,大小企业都注重培养自己的员工,一团和气。“日本的企业很少裁员,那些一做百年的企业员工很多都是老面孔。这样一来,员工的忠诚度也很高。”
黑濑教授随行的朋友森田喜芳为本田工作了40年,是一名骨干技术工程师。他曾经参与了广州本田的创立,日本员工与企业之间深厚的感情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我在本田工作了40年,现在退休了。如果有人问我还愿不愿意为本田再干一遍,我还愿意。”森田喜芳说。
日本嘉悦大学教授,中小企业专家黑濑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