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各国如何遏制校园欺凌? 日本开设免费求助热线



挪威


挪威是最早发起反对校园欺凌运动的国家之一。1978年,挪威学者欧维斯最先提出了“欺凌”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或几个人反复多次地遭遇来自另外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消极行为”。1982年,挪威相继发生了3起被欺凌儿童自杀事件,以此为契机,挪威反校园欺凌研究由此展开。2002年,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向欺凌宣战,正式结成全国反欺凌联盟,同时启动对欺凌的“零容忍方案”,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较为成功的反校园欺凌方案。“零容忍方案”项目组编写了《方案指导书》,包括能够预防和阻止欺凌,构建亲子关系,促进家长、老师、学生和学校决策层共同合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欺凌预警”为学生创造安全环境


“零容忍方案”中的欺凌预警是为了创设一个识别攻击行为和防范欺凌的学校环境,并为学生量身制作成人干预和过滤下的安全区域。在该方案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职工利用方案里的“筛选标准”,识别学生的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学校还开设了相关的反欺凌课程,训练受欺凌者应付欺凌的能力以及培养旁观者的责任意识;为了建立教师的权威,值班教师会佩戴“零欺凌”的标志,穿上耀眼的黄色反光背心,在学校走廊、图书馆等地方巡视。


“欺凌干预”:老师和“欺凌者”单独会谈


当校园内突发的欺凌事件进入预警识别状态后,“零容忍方案”的干预措施就要立刻启动。如果受害者首次遭遇欺凌,学校会召开会议,商讨干预对策,如指定心理教师跟进受害者,为受害者进行开导,传授其应对欺凌的具体步骤。随后,学校会通过强化学校反欺凌的态度,进而实现惩戒欺凌者的目的。教师先和每一个欺凌者单独会谈,单独会谈结束后是共同座谈,视严重情况给予他们警告处分。由于谈话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开展,欺凌者之间无法互相串通,从而使谈话起到干预效果。若时机成熟,教师还会安排1至2次的调节,通过第三方的介入,双方在尊重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建设性的终止欺凌协议,从而在源头上终止欺凌。


美国


老师富有创意的言传身教


有助于遏止欺凌行为


美国学校在孩子入学时就开展反“校园欺凌”教育,除识别一些直接的暴力行为外,老师还教育学生认知一些属于间接欺凌的“冷暴力”行为,如语言攻击、群体孤立、羞辱戏弄、网络欺凌和骚扰等,老师会告诉孩子们遇到欺凌该怎么办,也会警示若欺凌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同时,学校提倡的是老师富有创意的言传身教。在华盛顿,曾有一名四年级学生马修因为光头造型成了高年级学生讥笑的对象,他难过得不敢进入教室上课,站在走廊上大哭。该校女教师尼尔森得知后,决定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帮助马修摆脱语言欺凌。她带着马修来到操场上,让马修剃光了她的头发,当着全校同学们的面告诉马修:“你将我的头发剃光后,如果还有人取笑你,那他们也是在取笑我。”此举不仅帮助了被欺凌的马修重建自信,并遏止了欺凌行为,也引来了媒体和家长们的一片叫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的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急速增长 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日本的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急速增长 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日本推出校园欺凌险 网友:教育上的不作为行为
报告:校园欺凌或为日本兵库县小学女童自杀主因
日本初二女生自杀 调查认定源于欺凌及教师影响
日本小学生放学途中被砍致重伤 凶手:曾遭欺凌 砍人只为报复
同学间禁止起绰号!日本多所小学下发规定 称为防止校园欺凌
同学间禁止起绰号!日本多所小学下发规定 称为防止校园欺凌
日本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修订:增加校园欺凌和LGBT内容
防止欺凌!《3月的狮子》与日本文部省合作
日本未成年人网络欺凌肆虐!初中生因此企图自杀
日本未成年人网络欺凌肆虐 社交软件罪责难逃
日本社交网络欺凌肆虐 初中生遭欺凌企图自杀
日本一高中生频繁欺凌同学被捕 曾喂同学吃狗粪
福岛核灾避难儿童屡遭欺凌 被起核辐射有关外号
福岛核事故避难学生被欺凌现象逾200起 形势严峻
日本福岛灾区小学生转学遭欺凌:来自核灾的细菌
日本福岛灾区小学生转校遭欺凌:被嘲笑为“细菌”
日本赴海外自衛隊員自殺率高 生前或遭受暴力欺凌
日本赴海外自卫队员自杀率高 生前或遭受暴力欺凌
在日本,真正顶级的学校是没有欺凌的
校园欺凌猖獗导致学生自杀 日本尝试立法防治
日本爱子公主也曾遭欺凌 各国对此都如何应对
“中关村二小”被刷屏的背后:各国怎样应对校园暴力
日本男子一年寄500封骚扰信 只为报复儿时欺凌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