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州人口密度极高,客源充沛,再加上车站的深度开发,所以铁路公司的效益非常突出,民营后,“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而北海道、四国和九州三家公司因人口稀少,客源有限,经营就像个漏水的桶,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1987年4月,为提高经营效率,减少巨额亏损,提升服务质量,日本政府将国营的日本铁路公司(Japan Railway 简称JR)改为民营企业。转眼30年过去了。民营化效率如何呢?
在国营铁路公司时代,由于每年亏损高达1万亿日元,为填补窟窿只能涨价,而这势必让乘客用脚投票,选择飞机或长途大巴,客源流失导致亏损进一步加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没有选择,只能实施民营化。
当时,民营化的具体做法是打破原先的一家独营局面,首先把客运和货运分开,而客运又按地域划分。本州因地域辽阔,分为三家公司:以东京为首的东日本公司(JR东日本)、以名古屋为首的东海公司(JR东海)和以大阪为首的西日本公司(JR西日本)。此外,在北海道、四国和九州这三个岛屿各成立一家公司,这就是目前的6家客运公司和1家货运公司体制。拆分的初衷是为了形成竞争,提升服务质量。
本州的三家公司都在1997年以前上市的,原先由政府持有的股份也都全部售出,这样就完全实现了民营化。九州铁路公司也于去年10月上市,但北海道和四国那两家公司却根本无法指望能上市了。
就减少巨额赤字而言,民营化似乎正在实现这个目标,累计债务额已从1987年3月底的37.1万亿日元降低至2015年底的17.8万亿日元。在民营化之际,JR东日本、JR东海、JR西日本和JR货运这4家公司实际上承担了近15万亿日元的债务,截至去年底,上述4家公司的长期债务合计约7万亿日元。剔除以上15万亿以外的债务,本打算通过出售国营铁路公司拥有的土地来偿还,但不期而至的经济泡沫破灭使地价跳水,这一计划泡了汤。于是,到1998年只能将 24万亿债务作为国家借款,开始用税收来偿还,剩下的这些债务预计要到2058年才能还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