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每个人都知道”:光是通过印钞,你不可能变得富有,(除了有时候你能从中赚钱的部分情况之外)。
以日本为例。这个国家的失业率已经下滑至22年来年的低位(2.8%)——是的,你读到的没错——很大一部分归因于这个国家在过去四年内所印制的钞票。树上或许长不出来钱,但是央行的电脑却能吐出钱。
让我们倒退一分钟。日本是如何想到需要给自己弄一个经济版“除颤器”的点子的?回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成为首个经历繁荣、萧条和停滞周期的国家。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美国、欧洲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开始了解并厌恶这种周期。
凭借所有的基础设施基础,日本设法避开了羽翼丰满的经济萧条,但是却未能逃开“丢失的十年”——一种描述日本经济虽然增长但幅度不大的奇特方式。正如经济学家布拉德•德隆指出的那样,日本不是在短短几年而是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停止了追赶美国。这要比听起来既较好,又较糟。之所以说较好,是因为一旦你针对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萎缩这个事实进行调整后,就会发现若按人均计算至少在过去的15年内日本增长的和我们一样快。但是,之所以说较糟,是因为尽管如此日本从未弥补该国所失去的任何地盘。日本已经永久性地变得更穷了。
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经济学家们,(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早在2003年曾指出的那样),认为“萧条预防的中心问题”已经被“解决”。据说,他们已经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动荡中已经学到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知道如何防止经济进入另外一轮债务、通货紧缩和违约的厄运循环。然而,日本所发生的一切表明,他们学得还不够多。日本遇到了一个60年内并不存在的问题:即便是在零利率的情况下,该国也无法阻止价格下跌。
现在,更低的价格怎么就成了一件坏事?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只有经济学家才能相信的一种事情。但是,试着从这个角度想一下——价格下跌,意味着工资下跌,但是债务却没有减少,因此还债变得更难。在最好的情况下,经济将会陷入低消费支出导致低企业投资导致低招聘再导致低消费支出的恶性循环。在最坏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将破产。这是为什么日本如此重点强调该国通胀率将重返零位上方的原因。日本想要进入一种截然相反的循环——高价格导致高工资导致低债务负担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再导致高企业投资。换言之,一种自我维持的复苏。
这就是“安倍经济学”的要点。“安倍经济学”是日本总统安倍晋三“三步计划”(财政刺激、货币刺激和诸如让更多女性走入职场的结构性改革)的速记,旨在把该国经济带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虽然“安倍经济学”一直走走停停,不断激起争论与质疑,但是现实情况下它奏效了。
可以说,虽然日本可能还没有身处自己想要处在的位置,但是却在朝那个位置前进。或许,最好的描述方式,不是该国超低的失业率,而是其超高的就业率。正如你在下图中所看到的,自“安倍经济学”开始以来,83.5%年龄介于25岁至54岁的日本人都处于工作状态中。相比之下,同年龄段的美国人中,处于工作状态中的为78.3%。这意味着,日本失业率因一个糟糕的原因——人们放弃找工作——未能下滑,但是好的一面是,几乎每一个未领取养老金的日本人都有工作。这看起来像是为完成进程的样子。
这种繁荣的背后是什么?不可能是“安倍经济学”财政刺激或结构性改革,因为这两部分几乎没有被试过。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内,日本政府预算中的紧缩多过刺激,而且该政府试图重组国内僵化的规范和机构。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也遭到了根深蒂固的利益的抵制。藏在繁荣背后的是货币刺激——日本承诺,只要能让价格开始再度上涨就印钞。货币刺激这部分已经完成了大部分。
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一切。毕竟,通胀直至最近才缓慢升至零位上方,但仍远低于2%的目标值。油价崩溃和不合时宜的销售税上调,让日本通胀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负值区域。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央行并未放弃。此前,该央行曾放弃过。但是,在“安倍经济学”的带领下,日本将会竭尽所能阻止最坏的事情发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日本所需要的是“罗斯福式的决心”,即“直至奏效之前一直尝试”。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经对日本官员这么说过。现在,他们听进去了。日本政府所有的印钞,似乎给了企业信心以及更便宜的货币。因而,该政府必须加大印钞力度。这是因为,直至数年前,一直让企业犹豫不决的是,政府一直没有竭尽所能来为经济提供支撑。所以,现在日本政府声称,将会竭尽所能,而失业率下滑的幅度如此大,以至于企业不得不通过加薪来平息争吵——可能会助推经济进入一种有道德的循环中。
日本政府需要做的是印制数万亿日元,实际上这样的代价并不高。(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