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所水产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影响,近年日本沿海杂种河鲀数量增多。杂种河鲀外形与纯种差别不大,非专业人士很难区分。与纯种河鲀不同,杂种河鲀毒素分布位置尚不明确,一旦流入市场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日本专家指出,杂种河鲀数量持续增多将增加其误入市场的可能性,建议早日开发科学手段区分纯种与杂种河鲀。
据《每日新闻》26日报道,日本山口县水产大学的研究小组对2012年至2014年在太平洋海域捕捞的252条河鲀进行了基因分析,结果发现,有149条河鲀为杂种,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而在自然界中发现杂种河鲀的概率不到1%。该小组负责人高桥洋副教授指出,因海水温度升高,日本海一侧河鲀的栖息海域北移,通过北部津轻海峡进入太平洋,与太平洋海域河鲀交配,繁殖出区别于两类纯种河鲀的杂种河鲀。
目前日本渔民通过河鲀身上的纹样进行人工分拣。不过,由于杂种河鲀在外形上与纯种河鲀极为相似,即使依据厚生劳动省的方法也很难辨别。高桥指出,在根据外形判断为纯种的河鲀中,有4条经过基因检测后被证实为杂种。
纯种河鲀味道鲜美,但内脏、皮肤等部位有毒。在日本,只有具备资格的厨师才可以料理河鲀。高桥建议,为避免杂种河鲀流入消费者手中,日本应尽早开发科学的甄别方法。(刘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