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日本寺院“接地气”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笔者在东京的居所附近有一家不大的禅宗寺院,叫庆安寺。寺门口樱花盛开时似白云,落花时似飞雪。没有樱花的季节,寺院门口张贴的书道作品同样吸引着过往行人。所书内容很有寓意,有时是俳句,有时是哲语,如“散樱舞纷飞,枝头残樱仍斗艳”,最近贴出来的是“能否成为净心之人,全凭自己努力”。在禅寺前,不由得让笔者想到这个话题——当代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哪些变化。


清水寺是京都著名佛教寺院,日本“年度汉字”也在这里公布。“金、安、震、变、伪、爱……”等历年选出的汉字都是由身着袈裟、颈挂佛珠的主持浓墨挥毫写出。那场面,佛家的“气势”和儒家的“优雅”兼而有之。按常理宗教本应远离世俗,图个“心净”,为什么日本的寺庙非要凑这些热闹呢?自佛教传入日本已经大约有1500年,和当地的神教互相影响,形成日本独特的宗教氛围。据文部科学省2013年提供的数字,日本目前的总人口数约为1.3亿人,而“有信仰宗教的人口”总数加起来却是1.9亿人,就是说平均一个人相信一种以上的宗教。这似乎不太好理解,如果非要给一个解释的话,宗教在日本不宜用“信仰”,而应用“喜好”或“需要”来解释。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日本佛教寺院有7.6万座,遍布城乡。日本的便利店满足了日常生活,但商业需求以外的,人的精神寄托需求部分就包给了这些非常“接地气”的大小宗教机构。从这点看,说日本“寺院超便利”不为过。


鉴于日本人的价值观这些年来发生明显变化,“寺院超便利”也无法完全让个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面对紧张的都市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下班后的朋友聚会,周末郊野公园的散步,白领们也会选择去看职业心理咨询师。商业模式以各种手段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得宗教空间不断遭受挤压。在日本,不信教的人数较20年前增加约一成,有约60%的人不认为“要让生活过的幸福必须重视宗教”。笔者一位退休的日本公务员朋友这样表示:“感觉对佛教和神教、基督教笃信者其实并不多,但形式上又不能少,日本在‘科学与民主’旗号下进入现代社会,内心中宗教的价值已大不如前,但日本人是‘集团行动型’群体,内心上被要求遵守一致性。所以,上岁数的人也都明白,自己是宁愿相信历史上的神话传说。”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宣布30日受理中日“快捷通道”申请:率先启动商务人员往来 短期签证最长可停90天
日本“男团之父”喜多川,留下一个“偶像时代”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安倍:将与民众共同开创希望的新时代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期望日本让通讯企业公平竞争
日本男足前主帅西野朗:我们计划2050年世界杯夺冠
日本乒乓球新“一哥”张本智和:推广乒乓,不限中日
三国经济角色互换 世界贸易环境有变——中日韩FTA重回快车道
2018中日韩三国记者联合采访在京启动
日本韩国流行“简婚” “从简”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在日本开民宿遭遇“致命打击”?
“加班”累出“工伤” 日本一僧人起诉寺院
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日关系“改善的机会空前高涨”
泰国批准新高铁项目 日媒称多国将展开激烈争夺
日企在越为何如此受欢迎?专家:官方援助,主打“高质量基建牌”
日本大地震7周年灾民仍住避难所 官员抱怨称“不能和中国比”
日本明治申遗玩“伎俩” 韩国表不满敦促日本履行承诺
2017中日韩三国记者联合采访在北京启动
日本各政党候选人“站街”拉票忙 民众担心安倍忽视福岛重建
日本众议院选举今日拉开帷幕 将考验维持5年之久的安倍政权
欲再延长3年任期,安倍不顾反对解散众议院被批轻视国会
老年人驾车频酿车祸让日本头疼 政府鼓励老人 “返还驾照”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总理莫迪全程陪同大秀亲密
记者调查:NHK为何会播《731部队的真相》?
担心被中企“淹没”的泰媒展望与日本“共同的未来”
共享单车让日本人感受“中国式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