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政治 >> 正文
从安倍内阁支持率看日本国内左翼“失声”的怪象

文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因此,近来所谓自民党“独大”,从该党外部的政治制约要素考量,其实就是因为日本政坛左翼政党的普遍式微和失声,导致日本政治生态畸形发展的后果。


政治生态自有其运行规律,日本政坛左翼力量何以边缘化到如此境地,其背后的动因到底如何?在日本当代政治坐标系中,左翼力量为何难与占主导的右翼势力分庭抗礼,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政治学上的左右概念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进入近代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日益壮大。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也应运而生。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国际工运的迅猛发展,左翼政治团体开始为劳工利益而奔走呼号。曾几何时,左翼力量被视为现代政治舞台上的一支正义力量,并遍布世界。左翼政党的力量之源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正是19世纪末诞生的现代工人阶级。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部分知识分子引进西方政治的“左右”观念,然而,当日本以及西方社会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后,信息革命诱发的第三产业巨大变革,第一产业劳动者(农民)与第二产业劳动者(工人)的人口比例急剧下降。旧式左翼政党的政治理念是否成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劳动者的自由福音?


显然,日本社会与日本政坛的现实告诉我们:并没有。


在资本主义各国中,政党的群众基础、意识形态、施政纲领与施政效果(政绩)有一个递进联动的关系。日本社会进入“一亿总中流”时代后, 左翼政党的革命话语与民众需求脱节,其本质就是意识形态与群众基础的背离。 为了适应变化,左翼政党都基本选择了路线转向。在其转向过程中,政治口号对“劳动—工薪”阶层的激励功能急剧退化,并与其他中、右翼政党政治纲领趋同,这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总体同质化。


日本政坛左翼力量的代表——日共的现行纲领也体现了现代日本社会的变迁趋势,但作为其标志性的象征,日共意识形态仍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政党身份“识别码”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左翼特征;但另一方面,却导致在社会转型中无法与社会发展潮流完全契合。除日共外,同为左翼的日本社民党由于转型失败,已经严重边缘化,其政治纲领越来越难以在当代日本社会中赢得“下层”民众的青睐。 更无法像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那样,依然保持较大的政治影响力。




[1] [2] 下一页  尾页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