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的产品质量造假丑闻愈演愈烈。据日本媒体近期报道称,涉及造假问题的产品增加至13种,被神钢产品造假所波及的企业更可能多达500家。而在被波及的企业中,就包括为日本自卫队提供各型武器装备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和石川岛播磨重工集团等多家日本军工企业。这不禁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对于神钢产品丑闻对于日本军工业及现役装备的影响的质疑。近期,即有国内媒体指出,使用神钢产品作为零部件的日本陆海空装备都会受到此次丑闻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装甲兵和炮兵部队实力的严重缩水”。那么,此次日本钢铁业产品数据造假是否会造成日本的现役装备的大面积瘫痪和缩水?此次产品质量危机又会对日本军工产业产生多大影响?且听笔者为您择要分析。
有国内媒体援引日本媒体的报道称,近年来,神户制钢所的产品大量作为零部件用于日本的武器装备,而使用神钢产品的日本坦克、装甲车、潜艇等装备此前均出现过各种质量问题。有国内媒体分析称,上述各型武器的产品质量问题均可能与神钢的劣质产品有关。但笔者认为,单凭目前公开的技术资料和武器性能来看,这种说法不免有些牵强和武断。
国内媒体文章称,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的90式主战坦克、89式步兵战车和96式轮式装甲车等装甲车辆,均使用了神钢工的炮管和装甲,因此神钢产品质量丑闻,很可能波及上述陆自的主力装甲装备,并且认为此前日本96式轮式装甲车出现的车轮断轴事故,以及在伊拉克部署时出现的疑似车底钢板裂痕的故障,均可能与使用了神钢生产的劣质部件有关。
鉴于日本的地面装备确实广泛使用了神钢的部件,这种猜测和担忧是很有可能波及陆自装备的一些装甲车辆的。但从上文所转述的分析来看,似乎这种担忧目前还证据不足。日本陆自现役的坦克装甲车辆的主炮普遍采用了神钢的炮管内膛镀铬工艺,但这种工艺似乎和96式轮式装甲车的车辆事故没有直接关联。而如果炮管质量出现问题,则最有可能直接导致的诸如炮管寿命减低,火炮精度下降甚至炸膛等情况,也并未在近年出现。同时,谈及96式轮式装甲车所出现的短轴、底盘裂缝等事故,与其相关的也可能是车辆的轴承,齿轮等其他部件,或者车辆整体设计缺陷导致的。此后,考虑到武器装备的使用强度大,使用环境较恶劣,对于装备的维护保养不足也可能导致上述事故。因此,仅凭目前日本装甲车辆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就推论会导致“装甲兵和炮兵部队实力的严重缩水”,无疑有些捕风捉影。
图为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96式轮式装甲车
在论及日本自卫队的地面装备后,又有报道分析称,由于自卫队舰船用钢特别是潜艇用钢,普遍采用神户制钢所提供的高屈服强度合金钢,因此日本海自所装备的潜艇的性能,也可能被神钢的产品所影响。随后举出了2006年日本“朝潮”号潜艇与韩国货轮相撞事故中,“朝潮”号潜艇的艇体出现了巨大凹陷的例子,并与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和日本渔业实习船的相撞事故做对比,认为美国潜艇相比日本潜艇受损程度轻,有可能是使用神钢产品的艇壳强度不足造成的。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上述论证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合理的猜测。且不论日本潜艇与美国潜艇所遭遇的事故的具体情况不同,拿一艘常规潜艇与核潜艇做对比,也是不合常理的。同时,这起发生在11年前的事故如果确实涉及神钢的产品缺陷,那为何当时海自的事故调查部门和装备部门没有归因于此,反而在此后十余年依然在坚持使用神钢的产品呢?
综合上文的分析,尽管此番神钢产品数据造假丑闻可能会影响许多日本自卫队现役装备的质量,但在缺乏明确的相关性证据的前提下,很难认定究竟有哪些日本的武器会涉及其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自卫队各军种都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装备性能测试体系,如果某型装备确实存在重大技术缺陷,难以达到其设计性能标准,则自卫队一定会拒绝接收装备入役,并要求装备返厂。因此,存在重大性能缺陷和质量问题的装备,在理论上是不会被自卫队接收的。此外,如果自卫队的现有技术装备存在质量问题,在其服役过程中就会有所体现,也不会因此次神钢产品质量丑闻,就使得原来没有问题的装备“突然”产生出质量问题。
不过,从目前神钢产品质量丑闻中披露出的信息看,尽管暂时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使用了神钢产品的自卫队各型现役装备会出现问题。但日益发酵的神钢丑闻案,对于日本自卫队的装备使用和采购前景,以及日本军工业的发展,都可能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自卫队各军种的装备使用和采购层面看,此次的神钢丑闻与此前具体的型号装备出现故障,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某型特定型号的装备出现问题,则完全可以从该型装备本身着手,去检查其部件质量,整体结构的性能甚至修改原始设计。尽管其代价较大,但至少解决质量问题的目标是明确的。而神钢丑闻给日本自卫队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对于已入役装备情况的不确定性。此前日媒的报道就曾提及,由于自卫队的大量各型装备都使用了神钢的部件,即使不存在问题,也会给后勤,技术部门在维护装备的过程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神钢丑闻导致的对于其产品质量的不信任,会蔓延到今后涉及神钢产品的新装备采购中。这种怀疑和不信任感,有可能造成新装备采购验收过程的延宕,甚至影响自卫队和国内军工企业的关系。因此,由于产品数据造假所带来的信誉和精神层面的副作用,很可能要大于其所影响的武器性能本身。
而对于日本军工制造业来说,神钢丑闻案不仅打破了“日本制造”的神话,更有可能只是揭示出日本军工产业的“潜规则”的冰山一角。在世界各武器研发强国的装备中,日本的武器素来以造价高但工艺精良而闻名。但此番日本神钢丑闻,不仅使人们对于日本现有的武器的可靠性和理论性能产生质疑,更使人们对于日本军工制造业的真实水平,以及其军工产品的性能打上巨大的问号。同时,日本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丑闻,以及自卫队装备采购的丑闻,在近年来可谓屡见不鲜。由于日本经济持续处于下行或停滞的状态,其国内的制造业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也在多年来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此前即有媒体报道称,神钢产品造假丑闻,即是由于神钢企业内部为了控制生产成本而合谋默许的造假导致的。而这种企业内部默许的造假,很可能不止存在于一家企业,甚至能在整个产业内都活错或少的存在这种“潜规则”。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则意味着日本的军工产业已经进入了不健康的运行状态。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随着近年来日本政府加紧扩军备战,又解禁了“武器出口三原则”,以求打开日本军火的对外出口渠道。这本来对于日本的军工产业是利好的信息。但是神钢丑闻所暴露出的日本军工业的弊端,不仅会影响潜在的海外用户对日本武器的看法,更意味着日本制造业所面临的整体滑坡的前景。如果这种颓势得不到挽回,则多年来以质量可靠驰名全球“日本制造”,恐怕也要走向日薄西山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