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企的海外并购“情结”(经济透视)

近年来,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据彭博社报道,2016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总额超过12.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3.78日元),比2015年增加了13%,远超2013年和2014年平均6万亿日元的规模,达到近12年来最高水平。另据日本调查公司乐国富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案为312宗,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指出,日本企业2017年的海外并购活动仍会保持活跃,交易金额也会进一步增加。


与以往相比,近期的日本企业海外并购较为偏向于寻找高科技、具有品牌竞争力以及良好销售前景的企业,通过并购提高其利润增长空间。例如,软银斥资3.3万亿日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日本电产以1200亿日元收购美国电机厂商艾默生电气的工业用马达等。不少日本企业还希冀通过获取海外公司技术来改善自身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范围,或是在并购的同时采取“出售集团企业及业务”的方法,淘汰经营效率低下的部门。例如,东芝剥离了东芝医疗系统等数个子公司和部分业务。类似的案例折射出了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更趋成熟,注重提高企业的统筹能力。


日企的海外并购“情结”与其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从国内来看,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使得日本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加之日本金融政策一再宽松,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日元的升值或贬值不再成为影响日企海外并购的主要考虑因素。近年来,日本企业的利润有所提高,在强化公司治理和结构改革的大潮之下,日企更愿意通过海外并购这一形式,实现企业成长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国际上说,近期国际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较多,“大树底下好乘凉”,越来越多的日企选择与跨国企业实施并购,将这些发展前景比较明朗的跨国企业作为国际市场上的“避风港”。


从规模上说,今年上半年,日企超过1000亿日元的大型海外并购案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日企正在全面并深入参与全球竞争。但和欧美相比,日企全球化经营的历史与经验尚浅,海外并购风险不容小觑。近年来,日企因海外并购造成损失的案例也不绝于耳。例如,东芝因西屋的破产导致损失1.36万亿日元、日本邮政因澳洲子公司损失4003亿日元、索尼在美国电影事业投资中损失1121亿日元、住友金属矿山因收购智利铜矿造成损失801亿日元等。


总之,尽管存在着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上的不足,但在国内经济长期低迷、老龄化人口结构无法扭转、企业国内投资的收益难以增长的情况下,日企的海外并购成为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实现增长和转型最为简洁有效的方式。


(作者 郑 蔚 为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企在创新中提升竞争力(经济透视)
日企在创新中提升竞争力(经济透视)
拥抱健康生活 日企瞄准中国亿万级养老市场
拥抱健康生活 日企瞄准中国亿万级养老市场
六成日本企业支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大使将换人 韩日症结仍难解
日本绿色能源转型挑战重重
日企总裁:中国市场与众不同 力争双赢、创造新价值
日媒:中国消费者“兴趣消费”欲旺盛使日企销售受益
日企在进博会上的亮点:5G及智能制造、医疗养老
线下试吃、线上直播 北海道发力进博会“让美食走进中国”
直击进博会:日本企业发力医疗养老产业
日韩外交部门29日举行局长级磋商 双方僵局能缓解吗?
再也不怕误食!日企推出“鹿纸”纸袋保护奈良鹿
2019年日本对华进口提高 日企加强开发中国市场
日本斥157亿补贴日企回国,意外一幕出现:9成日企不愿离开中国!
日本中小企业借电商平台扩大销售
日韩关系再起风波 这次因为啥?
RV减速器打破日企30年垄断 “中国智造”机器人重塑成本优势
日韩关系降至战后“冰点”
韩日因二战韩劳工索赔案又起争执 日方忧破坏两国关系
日本政府出资助日企撤回本土 某日企:“我们是不会撤回的”
智库 | 中国优势不降反升,日本转移在华产业链难度较大
日本人真的有奥运情结吗?
为什么日本企业要从中国撤走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