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高尔夫球场沙坑摔倒的几个片段。
“忍辱负重”更能获民众认同?
日本媒体人原田:从日本文化角度看是如此
日本民众对于安倍尴尬动作的评论,反映出他们并没有觉得安倍有失国家领导人的威仪及身份,甚至会有“好可爱”之类的评价刷屏。在日本民众心中,安倍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尊严之上的表现,值得点赞。
2015年9月28日,安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谈。因时间紧张,安倍从门口一路小跑奔向普京。两人刚坐下,普京突然眉头一皱,伸手去掸裤子上的什么东西。看到普京的动作,安倍手上也跟着抓了抓,随后把头扭开。捕捉到这一镜头的朝日电视台同样反复播放。
今年9月28日,安倍出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时,从酒店门口下车后又上演标志性的“可爱小跑”,向外界传达他对改善中日关系的殷切姿态。
这些细节让人感到安倍身段之柔软。在萌文化盛行的日本,很多人认为这些小动作“亲民”“可爱”“没架子”。在知识阶层,不少人也认为安倍“堪当大任”。
日本政治学者江川认为,安倍“玩弄”细节和忍辱负重的功夫,正是他重要的政治技巧。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安倍的修宪强军等核心主张不会发生改变。外在表现上,安倍却可以根据形势与场合展现出各种柔软身段,一些姿态显得非常谦卑。
在分析人士看来,安倍如今的表现相比11年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时“成熟”多了。那次执政,安倍秉持超强硬的“鹰派”风格,不仅让世界各国对其高度警惕,也引发日本国内强烈反弹。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次执政后,虽然核心政策主张没有改变,安倍却学会了打造“谦恭”形象,甚至对特朗普、普京等大国领导人“低三下四”。而这种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做法,有着家族“遗传”。
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于1957年接任首相后,先是以所谓“战争赔偿”打开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然后与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起打高尔夫——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开展“高尔夫外交”——最终在日美安保条约中加入了美国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的规定。
日本媒体人原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政治家也是人,大家都希望风光出行,处处受尊重。但有些场合两者并不能统一,有的政治家会认为“损害我的尊严就是损害我国的尊严”,有的则会把个人尊严放一边。这两种思考方式并没有谁对谁错。
原田表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本民族崇尚忍辱负重,领导人在外交场合将个人尊严摆在第二位,更能获得民众认同。对安倍来说,与特朗普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让美国更照顾日本利益,尤其是不放松对中国的围堵,这是他最大的考虑。当断则断,一些礼仪可以不顾。 前述那名匿名日本资深记者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安倍自认很擅长外交,比起内政在外交上似乎容易得分。
如今的安倍,虽然深陷森友学园、加计学园等丑闻,但在外交方面得到不少日本人的认可。在处理与中国、美国、俄罗斯等重要双边关系时,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成果,但他表现出“我一直在努力”的模样。对于重视过程超过结果、习惯把“努力”挂在嘴边的日本人来说,这正是他们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