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又一家日企被曝数据造假,“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原标题:又一家日企被曝数据造假,“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的数据造假风波尚未平息,日本三菱综合材料也卷入了产品数据造假事件。


日本三菱两子公司产品数据造假


周四,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发布声明,承认两家子公司产品数据造假。


2015年4月起,为了满足公司或是客户设定的规格,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篡改了用于飞机和汽车的橡胶密封产品数据,涉及的零部件是“O型线圈”。


这种线圈可能已经流入数百家工业制造商的生产线上。据日经新闻,因数据造假的行为已经持续发生多年,要揭露这起丑闻的全部真相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一家子公司三菱伸铜则在金属产品的数据上造假,篡改数据的行为可以追溯到2016年10月。


三菱综合材料称,两家子公司的数据造假事件中,暂未发现任何安全或法律问题,并不清楚是否会对财务前景有何影响。当前公司已经成立工作小组,研究问题并制定对策,以提高产品质量管控。


该公司发言人还表示,在神户制钢爆发丑闻过后,就已经启动调查。将在本周五稍早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丑闻


值得一提的是,在神户制钢的一家经营铜管相关的合资企业中,三菱综合材料持股45%,其中就包括Hatano工厂——这正是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丑闻的中心。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10月8日,神户制钢所发表声明称,旗下3家工厂和1家子公司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过去一年中,涉嫌造假的产品包括铝制品约1.93万吨、铜制品约2200吨、铜铸件约1.94万件。


神户制钢为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主要生产汽车材料、电子材料、焊接材料、压缩机、工程机械等,使用其产品的企业包括三菱重工、丰田汽车、东海旅客铁道公司等。


受到牵连的企业有200多家。三菱重工称,其主导研发的支线客机MRJ也使用了这批数据遭伪造的铝材,但客机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客机的交付也仍将按计划进行。


曾经蜚声全球的日本制造如今丑闻缠身


神户制钢丑闻几乎席卷了日本的整个制造业,一直以“工匠精神”文明的日本企业遭遇信任危机。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长多田明弘在与神户制钢社长会面后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担心此次丑闻可能会损害日本制造业的声誉。


事实上,本田、丰田、日产、松下、东芝、夏普,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已然褪去了往日的荣光:


本月,日本汽车龙头日产汽车因被曝出使用无资格员工负责整车检查,日产汽车近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申请召回(回收、免费修理)“NOTE”和“赛瑞纳”等38款车型,合计约为116万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制造)。


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因为气囊安全隐患,使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被迫召回数百万台汽车,今年6月,高田公司也因多年来气囊质量带来的持续不良影响申请破产保护。


曾经的家电、电子巨头东芝公司则摊上了财务丑闻的麻烦事,这些年被迫出售半导体、电子芯片等业务;辉煌一时的夏普也早已卖给了富士康……


曾经以精细、严谨而蜚声全球的“日本制造”如今这般不堪,它们到底怎么了?


低成本压力、漠视规则的文化或是压垮日企主因


近几十年来,降低成本已经取代提供高质量产品,成为一些日本企业的首要目标。


以高田公司为例,高田起初的所有努力都是以安全为第一目标,认为人们为了生命安全愿意付任何价钱,以至于其在60年代出品的第一代安全带最便宜也要数千人民币(按当时的物价水平换算后)。


但是高田却在市场中吃了大亏——这么贵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直到受到了财阀体系中的“大哥”本田汽车的“提携”。高田从本田学会了市场最重要的是成本,而不是安全。


正是跟随本田低成本的步伐后,高田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气囊供应商,也正是这种理念,为高田今日的陨落埋下了祸根。


上世纪80年代,和本田绑在一起进军美国市场时,高田也一直配合本田的“低价策略”,生产价格低廉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但是以安全换成本的结果,就是让高田的产品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有学者认为,日本制造业集体跳水,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目前正在遭遇转型期的尴尬和试图“再崛起”的无奈。在夹缝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品牌急于求成或掩盖下滑业绩,是导致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丑闻不断的根源。


再者,长久以来漠视规则的文化也是日本企业一个个倒下的重要因素。《日本时报》曾批评日本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忽视规则。如果规则挡了路,那么就可以修改规则。这样的文化不仅在日本政界,更是在日本经济界产生了恶劣影响。


尽管这20年来,由于违规操作造成不少日本负有盛誉的公司巨大损失,“合规性”也是日本企业高管常常使用的口头禅之一。但是,最近爆出的种种丑闻都显示,违规行为依然在日本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存在。一旦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那么对日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打击都将是致命的。


日企如何给自己埋下祸根?


目前的日本巨头,大多始创于二战前或战争期间,刚开始时定位完全不同。战后,为了恢复国民对国家的信心,日本政府一心发展经济,将日本龙头公司的成功视作日本国家的成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公司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例如,东芝、松下、夏普、三洋等都是先发展家电,之后发展数码产品。


当然,这些企业给日本国民带来了骄傲,同时也埋下了如今衰败的隐患。越来越多的企业生活在昔日的荣光之中,惯性作用强劲。不知不觉,很多市场都已经相继被韩国、中国占领。


以锂电池为例,1981年日本索尼最先实现锂电池商业化,但之后不久,韩国就成了锂电池的最大生产国,2013年,这一桂冠又被中国夺走。同时由于电动车的蓬勃发展,中国拥有广阔的锂电池市场。反观日本,锂电池产业早已一蹶不振。


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日本眼睁睁地看着本国在半导体、电视机、白色家电、手机甚至高铁领域的主导地位被韩国、中国及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先是一点点蚕食,然后是重创,最终一败涂地。


在日本企业文化中,员工加班工作闻名世界。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让不少日本人不堪重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人选择在工作中自杀。曾有日本报章指出,日本人一旦结束学业参加工作,就是“工作到死”。


更何况,“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中老年日本女性从家里赶到办公室,让她们继续为日本经济发展效力。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