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霞,女,山东潍坊人,国际级运动健将,我国著名马拉松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1999年以2小时31分25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北京国际马拉松女子全程组季军,并入选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田径队集训队名单。此外,在1997~2001年期间,李云霞还多次夺得亚洲马拉松锦标赛、亚洲越野锦标赛、大阪国际马拉松赛、日本千叶国际马拉松接力赛等国际比赛奖牌。
十八年前,作为国家中长跑队的一员,有幸与日本微笑堂株式会社签订了合作,独自前往日本进行训练。而在我之前,我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曾打破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的云南名将钟焕娣和1986年汉城亚运会女子10000米冠军山东师姐王秀婷已经与该俱乐部整整合作了10年。
所以,独自一人去日本训练,对我而言也就没有任何的顾虑了。我还记得那一次,是我一个人离开济南坐火车到的北京,然后又一个人坐飞机到的日本福冈,下了飞机是一位在俱乐部做翻译的上海哥哥接的我,我们一起赶往俱乐部的训练本部——熊本市。
至今我清楚的记得,刚到达目的地,放下行李,教练员就要求我立刻赶到训练场参加训练,当时其他队友正在天然的草坪上跑400米间歇跑x30次,虽然每个400米的强度没有我在山东训练的时候高,但总的运动量却比山东多很多,这让我大吃一惊。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说一下日本的训练环境,场地设施充足,训练场的四周都是植物,空气质量非常好,我们俱乐部的住处是在一座公园的边上,住处到训练场也就200米远的距离,训练起来十分方便。
与中国各省市都有专业运动队相比,日本是没有固定的专业队的,也没有“纯”专业的运动员,他们都是来自于每个俱乐部,早上训练,上午工作,下午训练,只是遇到重要比赛前,俱乐部会有一段时间的合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闭性集训。
在日本,每个俱乐部(特别是女子队伍)里都会有一个专门领跑的男教练,在训练间歇跑或者重点课次时,男教练就会专门给女队员领跑。日本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训练特点,我所在的俱乐部主要以强度低、大运动量为主,有氧训练经常是120分钟+起步…….要不就是低配速35公里~40公里,甚至45公里,而我在山东训练的时候最多跑过35公里。
当然,遇到封闭训练的时候,如果不外出集训,是一天两练,如果外出集训的话,可能就是一天三练了。我记得第一次外出集训,是到一个叫阿稣山的地方,一天三练,为了保持训练节奏,只允许吃早、晚两顿饭,午饭以水果、牛奶代替,跑到下午,队员饿的只能去偷摘人家的苹果补充能量,那次记忆非常深刻。
在日本,各俱乐部之间经常会结合在一起训练,特别是到了奥运会这样的大赛,而在我们国内,每个省市的训练模式都是保密的,这一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1998年底,我跟随俱乐部来到冲绳集训,也有幸跟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高桥尚子一起训练了几个月,高桥尚子的训练总负荷非常大,经常进行30公里以上混氧跑,我那次集训的时间长,运动量也比以前的更大,加上对冲绳的气候不太适应,体重一下降了近10斤,但那一次集训是我在日本练的最好的一次训练周期。
关于体重,日本每个马拉松俱乐部都非常重视,每次训练完,称体重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助教会给每个人一一记录,以至于我们队有一个队员为了控制体重,达到教练的要求,甚至把吃完的饭再吐出来,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旦运动量和强度大了,队员就会发晕。而我在山东队训练的时候,教练员是鼓励多吃,才能多练的饮食原则。
所以,在控制体重这一点上,中日还是有较大的分歧,日本教练认为体重大一公斤,就会增加身体的额外消耗,而不是提供能量储备。另外,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饮食做法和我们很不一样,我所在的熊本县他们蔬菜都是以煮为主,要不就是凉拌,再有少量的炸,偏好芋头和牛蒡。
那次集训,我们队大部分时间是一天三练,早上基本都是60分钟的慢跑+核心训练,上午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有时是一圈有近5公里的公路跑要跑6圈,累积30公里,下午进行慢跑50分钟;有时是上午场地400米间歇30~40个,强度是80秒左右一个,间隔100米,下午进行慢跑50分钟;有时是上午场地20~25公里,下午公路跑120分钟。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温泉很多,所以每次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课结束后,我们经常会去泡温泉,放松肌肉。而我在山东训练的时候,每次大课后,也是采取用热水泡澡,来恢复体力。
后来,我的师妹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米冠军邢慧娜在国家队训练时,开始接受用冷水泡澡的恢复手段,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打破了传统“以热水泡澡”的恢复理念。如今,国内、外有条件的俱乐部基本都是采取第一时间用冷水泡澡,世界男子万米之王法拉赫也是采取跑后第一时间用冷水泡澡来恢复自己的体能。
在日本,因为场地资源丰富,环境也非常好,我们经常会开车到1小时外的高尔夫球场去跑,那里的坡很多,而且是草坪,跑起来很吃力,但效果很好,我们经常是慢跑90分钟以上或者进行2~3公里的间歇跑,每次10个左右,但强度都不是很大。
总体而言,我接触到的日本马拉松俱乐部的训练理念大多数是以运动量为主,他们不太注重速度和无氧训练,这也是与日本马拉松多次夺得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相比,日本一直没有培养出高水平(世界级别)5000米、10000米运动员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在国内专业马拉松运动队中,云南队、甘肃队、内蒙古的训练理念跟他们更接近。
当然,在日本两年多的生活和训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日本马拉松的氛围,在90年代,国内很多人还不了解马拉松的时候,日本几乎每周都有各类的马拉松比赛。包括在平常的训练中,特别是晨练的时候,不管认不认识,大家都会主动问好,主动交流跑步心得。
回忆总是美好的,离开日本微笑堂株式会社十几年了,生活和训练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也非常想念曾经一起训练、比赛的队友。只是时间太可怕了,当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现在已是相夫教子的中年妇女。
人生或许有太多的选择和遗憾,但唯独选择从事马拉松这项运动,一直没有觉得遗憾过!
本文为98跑原创
文章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