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
印度羡慕中国发展的速度,更羡慕中国高铁的速度。
日本很想输出自己的“新干线”,为了得到印度的高铁市场,不惜出钱出力。
两国又都对中国怀有戒心,结果一拍即合。
2018年初,印度高铁终于要开始动工了——据媒体近日报道,印度西部连接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之间全长约500公里的路段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在今年全面开工。
不过,外界似乎不大看好印日高铁合作,有专家直言:“日本倒贴钱给印度造高铁,以后肯定是个烂尾工程。”
这是为什么呢?
文 | 易芳 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印度为啥非得“傍大款”?
印度号称亚洲最早拥有铁路系统的国家,铁路规模居世界第二——7000多个火车站,每天有14000多辆火车在轨运行。
但是,印度铁路运输水平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其铁路里程约6.4万公里,其中5.3万公里属于独立前修筑的古董线路。
印度铁路系统
除了图中所示开了挂似的载客量与混乱的管理,印度火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慢,一般时速仅为60-70公里/小时。
直到2016年才开始启动160公里/小时铁路的建设。
不过,何时能够竣工还很难说。
2014年5月,莫迪上台以后,想要改进陈旧老化的基础设施,还计划修建多条高铁。
然而,印度想要依靠自身力量修高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是严重的“资金饥渴症”。
建高铁需要相当庞大的资金支持。以中国为例,2011年-2016年,国家就投入约2万亿人民币建设高铁网络。这还不包括研发费用。
印度铁路系统则一直处于破产边缘,直至2004-2008年改革后才开始扭转亏损,勉强维持运行。
以2014-2015财年为例,印度铁道部收入为1.39万亿卢比(约1400亿人民币),扣除了行政开支、员工工资、分红后,结余只有602亿卢比(约61亿人民币)。
不光是印度铁路系统捉襟见肘,国家口袋里也没钱。
近些年,印度每年财政收入2500亿美元(约1.6万亿人民币)左右,其中500多亿美元(约3200亿人民币)用于军费开支。
2017年财年的前8个月,印度联邦政府中支出超过2000亿美元(约1.3万亿人民币)。同年4月到10月,印度财政赤字扩大16.8%,总额为808亿美元(约5190亿人民币)。
而且,印度还有1.4万亿美元(约9亿人民币)外债,债务利息超GDP的1/3。
截止到11月,印度外汇储备仅为3995.33亿美元(约2.6万亿人民币)。
印度铁路系统评估,2015-2019年间所需资金为8.56万亿卢比(约8671亿人民币)。其中,用于电气化改造、线路延展和机车更新等项目的资金就将近4万亿卢比(约4000亿人民币)。
所以,维护和改造现行铁路系统都费劲,至于投资建高铁,想想就够了。
二是“扶不起来”的铁路基建。
印度铁路基建机械化程度很低,依然是效率低下的人工作业方式,缺乏大型的运输工具和施工设备,技术指标也达不到要求,人才数量也不够。
现在,全印度将近有35条自建铁路项目拖延。
举个例子,“战线”拖得最长的一条是中央邦铁路,原计划1998年完工,现在预计2019年才能完工,足足拖延了近21年;
西孟加拉邦一条铁路原计划于2005年建成,同样也将至少拖到2019年。
不仅工期拖延,成本也将由11.9亿卢比(约1.2亿人民币)飙升至230亿卢比(约23.3亿人民币)。
三是内部政策限制重重,办点实事很难。
征地、环境保护、预算限制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瓶颈。
根据印度现行的征地法,公私合作项目的征地需要70%的被征地方同意,私人项目则高达80%。
为了征地方便,莫迪想修改征地法,但是,遭到了反对党的强烈抵制,难以推进。
另外,印度支离破碎的环境保护制度存在很大缺陷。
*在环境管理上,“弱中央、强地方”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地方经常以环境为由要挟中央;
*庞杂臃肿、分工模糊而重叠的行政设置使得行政命令寸步难行;
*环保部门缺乏充分的权力、资金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
有鉴于此,印度想搞高铁,只能靠外援。
2
日本人的“小九九”
其实,日本对印度高铁项目垂涎已久。
2013年10月,日印在新德里就签署了关于开展孟艾高铁可行性研究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7月完成可行性评估。
2015年12月,安倍对印度进行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孟艾高铁的合作备忘录。
2016年11月,日印两国政府首脑表示,孟艾高铁将于2017年举行开工仪式,2018年实现全线开工建设,2023年开通运营。
2017年9月14日,莫迪和安倍晋三共同参加艾哈迈达巴德至孟买的高速铁路奠基仪式。
莫迪、安倍亲自体验高铁模拟器
日本为什么要揽这个大活呢?
目的之一:通过示范效应,拉动日本高铁经济。
安倍在日本有个江湖诨名,叫“高铁侠”。
从重新执政开始,他就以“安倍经济学”积极推行新干线外交以振兴国内经济,计划到2020年将日本基础设施出口额提升至30万亿日元(约1.7万亿人民币)。
安倍野心不小,他瞄准的是“印-太”地区的高铁市场。
第一步是印度。
不仅是“孟-新”一条,安倍还想将其他6条高铁收入囊中,用“新干线”将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金奈4个经济中心连起来。
第二步是东南亚国家。
对于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盟成员国,日本均有相应的高铁规划蓝图。
第三步是世界其他地区。
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约7.1万亿人民币);2020-2024年,还将增加1万多公里。
日本经济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在后面,二者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了。2015年,在印度尼西亚高铁订单争夺中,日本败给了中国。此时,日本需要借印度高铁推销新干线,以获得市场份额。
想想这庞大的世界高铁市场,想想它对日本经济的作用,对苦于久久不能兑现竞选诺言的安倍首相来说,大约很值得放手一搏。
目的之二:加强日印合作,共同搅局中国。
艾哈迈达巴德市工作人员布置宣传画
日印两国都与中国有利益分歧,如中印边界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加之中国国家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迅猛增长,一时间让两国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因此,日印有点把中国看作共同威胁的意思,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不断加强合作。近3年来,双方已经签署了近20个经济与防务协议。
对于中国而言,道路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步骤,高铁合作尤为重要。中国正在研究欧亚线、中亚线、东南亚线三条跨境高铁线。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新干线”插到印度,明显有搅局之意。
*如果能拿下任何一段高铁项目就拿下,就会使中国的“通路”计划出现缺口。
*如果拿不下,可以拖延中国“高铁外交”的时间。
高铁项目合作受当地政策、地理环境、地区人文环境的影响很大,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考察、调查与论证,研究攻克涉及地理问题、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等诸多难题。
一旦竞标失败,也意味所有努力和付出都付诸东流。
3
安倍揽了个“烂尾工程”?
按照日印协议,连接金融中心孟买与莫迪家乡艾哈迈达巴德的新干线要开工了。
新干线铁路全长500公里,理论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实际运行速度将控制在最高32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使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运行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不多于2小时。
为揽下这条铁路,日本可谓“割了肉”。
铁路总投资9800亿卢比(约合1000亿人民币),日本承担80%费用,以0.1%的“破例低息”贷款年限长达50年。
此前,日本一般只会提供1.5%的贷款利率和不超过25年的贷款期限,早前中方提案的贷款利率为2%-2.5%。
此外,日本还承诺向印度国有铁路约4000名员工提供培训,以确保充足的运营技术人员。
该铁路原计划于2023年完工,不过印度要求提早1年通车。
这次是日本出钱、出技术,铁路通车应该没啥悬念了吧?
然而,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教授表示:“日本倒贴钱给印度造高铁,以后肯定是个烂尾工程。”
为什么呢?
首先,日元贬值怎么办?
50年的贷款年限仅0.1%利率,一旦日元出现大幅度贬值,印度还以日元返款,日本将血本无归。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卢布价值暴跌几乎成为废纸,印度马上落井下石,抓紧时机以卢布偿还给俄罗斯所有贷款和援助,价值达上百亿美元(援助都以苏联卢布为主),俄国人当时恨得咬牙切齿。
再举个例子,2010年,中国国开行曾向印度的无线运营商提供了20亿美元(约128亿人民币)的贷款,如今借款期限到了,印度却称没钱了。
印度孟买一座火车站内停靠的老旧客运列车
其次,土地和建设成本怎么办?
按照印度现行土地政策,能不能按照预先路线征到地,现在还不好说。要是“以桥代陆”,得增加约1000亿卢比(102.4亿人民币)的建设成本。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形成规模、缺乏高收入群体和配套地产开发等产生的连带效益,这条铁路很难受回成本。
建成后的这条新干线高铁票价可能高达目前该线路印度火车票(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02元)的3倍。
眼下,印度有4.4亿人口生存在贫困线以下,老百姓无力为高铁的速度买单。
泰姬陵高速路就是个例子,很多人为了省300卢比(约合30.7元人民币)的高速费,仍然走老路。
第三,印度国内反对声音不小。
印度铁道部更关心铁路的安全问题,而不是另起炉灶建设高铁。
高铁的运载量远高于飞机,但是印度铁路管理水平较低,设施老旧是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印度国内宗教冲突、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容易给恐怖分子以可趁之机。
2010年5月28日,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铁路遭纳萨尔派武装袭击,导致一列火车出轨,造成148人死亡
其他政党,比如泰卢固之乡党,更关注经济改善和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对这条新干线持反对意见。
印度前储备银行副行长拉凯什·莫汉认为孟艾高铁是一项浪费钱财又无用的工程项目。
第四,印度眼里不止有日本。
印度追求自身政治的独立性,不仅警惕中国,对美日也是怀有戒心的。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同日本开展高铁合作的同时,印度也在与中国、法国和德国等高铁大国的接触与恰谈,并开展了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