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财务省在例行的财政制度审议会上提出:日本自主研发的C-2运输机“性能很优异,但是采购价格连年上涨的程度也非常大”,以此为理由希望防卫省和航空自卫队“是否能够考虑用同样性能,但性价比更加出色的运输机替代之”。
图为川崎C-2运输机。
当然,是一句空话并不能将C-2的死刑落到实处——在报告中,财务省还特意列出了所谓“国外机型”,也就是美国C-130J-30的相关数据,这无疑表明了财务省已经在实际考虑引入美制运输机,而不是继续在川崎C-2的深坑里浪费金钱。
事实上,考虑到日本财务省在最近的“森友学园文书事件”中屡次前言后语相互矛盾,谎话连篇,所谓“C-2的性能优异”也很有可能只是掩盖日本脆弱不堪的航空业的“遮羞布”而已。
图为在沙特展出的C-2运载能力说明,其重载能力极端低下。
要知道,被日本人给予了“下一代大型运输机”美名的C-2长宽都超过了44米,和长47米宽45米的运-20可谓是相差无几,其空载重量也达到了60吨,几乎是C-130J-30空载重量34吨的两倍,照理说用C-130J-30根本无法取代C-2,二者的关系应该是互补,而不是取代。更何况航空自卫队自己也拥有14架C-130H和2架KC-130H。
图为航空自卫队保有的C-130H运输机。
但事实上,川崎C-2的最大荷载根本没有达到设计之初的40吨。 在向所有人公开的材料当中,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和川崎依旧宣称该机的最大荷载能达到36吨,而在迪拜航展对客户分发的手册中,则说明该机在正常航行时的荷载仅有24吨左右,连运送陆上自卫队现役的16式机动战斗车(26吨)都做不到。
因此,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C-2运输机,实在是“实至名归”。而财务省现在考虑用最大荷载为19.9吨,但价格比起C-2极端低廉的美制C-130J来替换川崎C-2,虽然有些看似奇怪,但其实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那么,看着光鲜的日本航空业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图为川崎的波音787机身生产线。
平心而论,在航空用复合材料、光纤飞控等特定的领域,川崎、三菱等日本重工企业的造诣确实是世界顶级水平:美国波音公司寄予重望的“梦想客机”波音787的一体式合成材料机身的生产线就放在日本川崎,由此可见一斑。
但除此之外,日本航空业界就没有什么独门绝技了——非但如此,在制造整机的经验方面,日本人的相关经验几乎为零,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YS-11之后 ,日本绝大多数自行研发制造的飞机都不免“磕磕绊绊”,笔者能想到的例外唯有本田自研并使用世界各国货架产品的小型喷气式公务机“HONDA-JET”。
图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川崎的PX-L反潜机计划。该机最后被P-3C打败。
若要追根究底的话,日本航空业界在上个世纪的被迫让步,最终导致了国产机型在今天的困境:彼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要人才有人才,要金钱有金钱,却每每在关键的自主研发时间点被外国的政客和商人合力打败。由此带来的结果不难想象:人才出走国外,生产线改做他用,而要到真正要自研的时候,花了大价钱的C-2也依旧不敌国外机型,只能落个凄惨的下场。(作者署名: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