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日前,日本企业的篡改检测数据等丑闻频发,各企业正积极强化管理体制,需求将不断增加,但由于“团块世代”(1947~1949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退休等原因,质量管理人才出现枯竭。由于这是需要多年经验的领域,自主培育人才需要较长时间。质量管理人才的短缺有可能成为维持日本产品制造信誉的绊脚石。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日报道,观察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30日发布的2017年12月有效招聘倍率数据(即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之比——本网注),质量管理专家普遍短缺的现状浮出水面。
报道称,据日本人才中介公司——Recruit Career公司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质量管理和保证领域的有经验者的招聘倍率达到1.35倍,比3年前提高0.31个百分点。按各年12月比较,创出启动调查的2008年以来的最高。
其中,日本的汽车和家电等企业的需求突出。有分析认为,背景是日产汽车和神户制钢所等相继曝光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丑闻。有分析称,“尤其是30岁至40多岁人才需求突出”,对于能长期工作的“来之能战”的人才需求巨大。
“希望进一步加强社会招聘”,将出任爱丽思欧雅玛下一任社长的大山晃弘在接受采访时,把确保明显短缺的质量管理的人才视为课题。
报道称,日本的企业通过供货前的商品检查来消除残次品,如果在推向市场之后发现瑕疵,一直通过补偿等举措迅速应对。对于环保认证“ISO14001”等的取得也持积极态度。但负责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短缺将动摇这种产品制造的基础。
报道还称,此外,有可能导致日本慢性质检人才短缺的结构性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报道指出,其一是老年阶层的退休。推进质量管理运动的“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一线建立起系统和工作程序的一代中有很多专家,但如今都已经60多岁了”。“团块世代”自2017年步入70岁。虽然通过再雇用参加工作的人很多,但70多岁的劳动参与率相比之前将迅速下降。
报道还指出,另一个问题是日本的大学研究的停滞。熟悉质量管理领域的文教大学的长田洋教授表示,“在国立大学的工学系,学习质量管理整体的研究体制没有固定下来”。自1990年代起,日本的生产基地迁往海外,在企业和学生之间,缺乏作为学问来研究质量管理的趋势。
如果资深人才退休,来之能战的年轻人才很少,企业就只能自主培育。不过,构建这种自主培育系统的企业只是极少一部分。据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调查显示,回答称2015年度对质量管理教育的投资额还不到销售额的0.01%的企业达到整体的37%,相比2006年度调查的21.4%大幅上升。
长田教授表示,“对于质量管理部门来说,通过AI等提升效率也不可或缺。应同时推进经验值高的专家培育”。
报道认为,如果对质检人才短缺的状态放任不理,日本产品制造的信誉将丧失。
2017年10月20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神户制钢所(神钢)副社长梅原尚人(右)就其下属子公司篡改产品数据问题鞠躬致歉。 新华社记者马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