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海
记者白国华报道 本报上期报道了何龙海出走事件,这是中国现阶段青训“江湖”的一个典型例子。何龙海和彭涛原来所属培训机构,东莞麻涌俱乐部及何龙海的家长,都说了自己的意见,而何龙海的经纪人田先生,对此事包括海外青训培养,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样把他们带到日本
从2016年起,田先生和他所属的公司就注意到了何龙海和彭涛的表现,“我们看了他们很多比赛,觉得他们是有潜力,值得培养的队员。”田先生说。
当然,对他们感兴趣的,远不止田先生一个经纪人,同时,对他们感兴趣的,还有很多大俱乐部,在两人和东莞麻涌的培训协议即将到期的时候,有大俱乐部就直接找到了家长,告诉他们不要跟经纪人签协议,“经纪人很麻烦的。”
无论是经纪人,还是俱乐部,想带走何龙海和彭涛,都必须和东莞麻涌俱乐部谈,不过,想从丙级联赛打起的麻涌俱乐部,根本就不想放,对于这些诉求,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不见面,不接触。
“我所知道的是,国内一家俱乐部希望直接带走何龙海,然后送到海外培训。至于东莞麻涌想要的转会费或者培训费,这家俱乐部的想法是‘要钱就来跟我们谈,不要钱,那就拉倒吧。‘”田先生说。
田先生给两个队员设计的路是,先送到日本锻炼,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培养,让他们直接登录J1联赛或送到欧洲,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和东莞麻涌谈好条件。
“我们和孩子家长想法一样,不希望就这么带走孩子,毕竟,东莞麻涌培养了他们7年,非常不容易。”
在和东莞麻涌的接触过程中,麻涌同意先让彭涛去日本试训——于是,田先生带着彭涛父子,去了J1的大宫松鼠和湘南海洋试训,湘南的青训总监此前带队来过中国比赛,看过何龙海和彭涛的表现,对他们印象不错,于是彭涛试训两周后回到了东莞。
何龙海的试训要晚一点,毕竟国青有任务,但无论是两名球员,还是队员家长,都比较认可这种方式。
就像何龙海父亲何学所说,“作为家长,就是希望孩子有更高的平台可以发展,我们是出于这个目的,才让孩子去日本的。”
从试训日本到最后加盟湘南梯队,前后田先生又和东莞麻涌接触过几次,从开始的不接触,到开始商谈,双方条件虽然没有达成一致,但“和解“的可能性极大。
对东莞麻涌俱乐部来说,他们无力阻止培训协议已到期的队员选择别的平台,而对田先生来说,他想把事情做得更圆满些。
“其实可以不花一分钱”
“如果按照现在的规章制度,我们可以一分钱不花就把两个孩子带走,但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不出来。”田先生说。
无论是经纪人,还是培训机构,或球员本身,在面临转会的时候,都有章可循,国际足联,包括中国足协,都有制度。
目前,双方的条件是,东莞麻涌希望两个队员的转会费是300万,二次转会时,何龙海转会费的30%,彭涛转会费的20%,归东莞麻涌俱乐部;而田先生的条件是,两个队员总共200万,二次转会,两个队员各自转会费的10%,属于东莞麻涌。
为什么开出两个队员200万的身价,田先生是有依据的,“很多人对中国足协今年1月31日出台的政策有误解,他们认为,譬如说,培养一个队员7年,按照一年50万的补偿,所以应该支付350万。但实际的情况是,这份规定是,15岁以上,每年补偿是50万;12-15岁,每年的补偿是10万;9-11岁,每年的补偿是2万;如果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即使他们现在注册成为中超职业球员,每个人的补偿金也只有96万。”
况且,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队员必须要注册成为中超球员,以目前何龙海和彭涛的情况看,他们还差得远。
同时,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他们并不认可培训协议,而中国足协出台的政策,更多的是向俱乐部利益倾斜,这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关。
这和之前一系列的事件有关,譬如说唐诗和韦世豪从鲁能足校的出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另外,中国足协的规定有这么一条,“队员在原培训机构满4年以上,第一份工作合同必须和原机构签订。”这一条,对于东莞麻涌来说,也是不适合的。
“这个规定的对象是中超、中甲、中乙这些俱乐部,而东莞麻涌,虽然计划参加中冠联赛,但他们目前还不是职业俱乐部。”田先生说。
关于外界最担心的“出口转内销”,无法保护原来培训机构利益的问题,田先生表示,退一万步说,这些队员真的最后转会回中超俱乐部,按照联合补偿机制,也应该是麻涌俱乐部向转入俱乐部追讨这笔钱。
按照田先生的解释,目前的做法已充分考虑到麻涌俱乐部的利益,而对于像东莞麻涌这样的青训机构来说,如何在这个江湖中尽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一门大学问。
绝非“出口转内销”
目前,田先生所在的经纪公司,在日本有如下队员:清水心跳一线队吴少聪、U18梯队黎本杰;鹿岛鹿角U18梯队的艾菲尔丁;湘南海洋U18梯队的何龙海、彭涛;J3盛冈仙鹤一线队的吕薛安、陈运华。
而参加熊猫杯夺冠的中国U19国青中,郭田雨、陶强龙,也是他们的队员。
把这么多队员送到日本去,外界难免有“出口转内销”的误解,加上何龙海事件,似乎更坐实了这种嫌疑。
“如果真的走这条路的话,现在可能很多队员都不会留在日本了。”田先生说。
最典型的是吴少聪,他被好几个国内的俱乐部看中,其中一家北方俱乐部,开出一个几乎让人无法拒绝的大价钱。
“说实在话,我是经纪人,面对这样的报价,没法不心动,但我们还是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意见。”田先生说。
这次熊猫杯,田先生把这个信息告诉了吴少聪的家长,家长的意见是:“还是先不回国,现在在清水的环境,比较适合孩子的成长。”
当然,也有队员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例如陶强龙,他从国安自由身转会到华夏,华夏提出要买陶强龙的时候,田先生为他设计了两条路:第一是不为所动,继续留在日本;第二是先转会到华夏,然后再回到日本。
但最终,陶强龙选择的是直接转会华夏,因为他希望在国内踢。
但陶强龙也跟“出口转内销”没关系,因为他属于国内转国内,自由身加盟。当初,陶强龙在一个和国安有合作关系的培训机构训练(头两年收费),期间代表北京参加过全运会,转会到华夏时,田先生的公司除了支付给该培训机构一笔费用外,还和国安俱乐部打了一场“官司”。
“虽然这个培训机构和国安俱乐部有合作关系,但陶强龙没在国安的梯队呆过一天,也没为国安打过任何比赛,所以那次的仲裁很快,因为他和国安没有任何合同,甚至连培训协议都没有,中国足协让国安俱乐部提交补充证据,但到了期限对方也拿不出来,最终这个‘官司’很快就打完了。”田先生说,“我明白,目前中国的青训市场存在很多乱象,所以有很多人对经纪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是经纪人搞乱了市场,我也承认,目前这个行业中,有很多经纪人的素质的确非常差,同时这个市场目前有具体的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乱象,哪个行业都如此,但无论是国际足联的规章制度,还是中国足协出台的一些办法,目前来说,已非常完善,我们经纪人,也希望很多事情可以规范操作,各司其职。”
在日本踢球更辛苦
自己所属的球员,田先生所在公司的第一步,都是把他们送到日本去。
为何如此,如何龙海,为什么给他选择了湘南海洋,田先生是这么解释的:今年刚从J2联赛打回到J1联赛的湘南,从投入来说,是J联赛俱乐部里面倒数第二,但他们的青训是非常有计划的,曾培养出中田英寿,当时中田在湘南梯队,拿到了18家J联赛俱乐部的OFFER。我看过他们的青训规划,譬如说2005年制定的规划:未来五年,一线队30%的队员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未来十年,一线队的队长和门将,都是自己培养的。十年过去了,他们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除了门将这个环节,由于他们觉得门将培养机制有问题,所以从海外引进了西班牙教练。
同时,从打法上说,湘南各级梯队到一线队,都采用343阵型,全场高位逼抢,绝对不回收,所以他们的队伍进球多,失球也多,而何龙海的技术特点,田先生认为放在该队培养,是十分适合的。
所有在日本的球员,田先生公司给他们制定的都是三年计划,第一年在梯队适应,第二年提高,第三年争取登录J联赛或欧洲,之所以选择日本作为“孵化”基地,除了田先生本人的经历,也和他对日本的训练方式认同有关系。
“欧洲的青训我也清楚,一周就训练四次,对欧洲人来说,可能足够了,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足球底蕴和身体条件,但这种训练方式,对我们中国队员来说,就未必适应了,我们要的是,勤能补拙。”田先生说,日本的训练方式要苦得多,“一周至少训练六次,每一周都有1-2场比赛,训练量非常大。”
让田先生震动的还有这么一件事:我们去一个地方的普通小学看比赛,其中一支队伍的主教练,居然是日本U13国家队选拔队的教练。两支队伍就在土场比赛,一个队有8个替补,一个队有5个替补,比赛从10点进行到12点,中午他们就在场地上吃了个便当,下午继续踢一场,最后比赛到4点才结束。
“我想,以中国足球现在这么薄弱的基础,不是应该先吃苦,才能谈其他吗?”
和日本俱乐部的“辛苦”相比,大批留在欧洲踢球的中国小队员,生活要“惬意”得多。一位在熊猫杯上表现不错的球员,此前在葡萄牙留洋过,他告诉田先生“我在葡萄牙呆了137天,一次训练都没有!”
在葡萄牙,甲级队一下,都属于半职业联赛,训练无法得到系统保证,因为很多队员还有本职工作,“经常训练时,就看见队员接电话,说有事先走了,你想想,这样的训练质量,队员怎么能提高呢?”
所以,田先生和他所属的公司,希望借日本的青训系统,能培养出几个好队员,自然,作为经纪人,他们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时,从何龙海事件可以看出,在中国青训市场存在巨大利益的前提下,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这些利益如何平衡,将是中国足球青训系统未来很多年,都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