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日本车企的日子不好过。近日,日产汽车公开承认,该公司在进行内部抽检时发现旗下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数据造假,同时在检测环节也存在不当行为,涉及19款在日本销售的车型。
而造假对于日产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据消息显示,日产的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不仅如此,去年9月,日产汽车爆出违规质检丑闻(比如室温和湿度并不满足测试条件,检测人员仍会继续进行测试),而且违规检测行为已经持续了超过20年,之后日产汽车CEO西川广人公开道歉。
但数据造假这事,并非只有日产公司在做。前阵子,日本车企斯巴鲁总裁兼CEO吉永泰之由于数据造假丑闻,引咎辞职。与此同时,日本零部件供应商三菱材料、日立化成、深户制钢等也深陷数据造假丑闻。
再往前推两年,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承认有四款微型汽车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日本铃木汽车被爆出存在对燃效数据进行修改。
对于数据造假的原因,主管生产和开发业务的日产汽车执行董事山内康裕称,"迫于交货压力,质检员通过造假来提高检测效率,但这些工厂并没有配备拥有检测知识和技能监督员。"这么诚实的回答,着实少见。不过,日产官方的回复,仿佛是在说:造假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从斯巴鲁、日产到神户钢铁、三菱材料等日本大型企业的丑闻可以看出,质检环节把控不严以及篡改产品数据已经基本成为日本汽车业的普遍现象。忍不住想问,曾被赋予"匠人精神"的日本制造怎么了?
其实,就目前汽车制造业而言,日本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困境,致使"日本制造"跌下神坛。所谓外患,指的是其他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进击。首先同为制造强国的德国、美国已经开始转型,且成效显著。其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国家正在兴起,实力不断增强。
在此背景下,日本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逐步被竞争对手蚕食,致使日本不得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而内忧指的是,日本劳动力短缺,人才不足,创新难。由于日本老龄化日趋严重,日本劳动力短缺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那些技术熟练、素质较高的工人更是稀缺(据悉,日本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以临时工、兼职人员和短期合同工来完成一些工作)。
神户钢铁去年11月在一份报告中承认,导致造假丑闻的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工厂工人经常在没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自己处理问题,出于生存和竞争,不少一线工人对于质量问题瞒而不报。
毫无疑问,数据造假对从车企的影响非同小可,但是目前这种影响尚未波及中国合资车,日系车销量红火依旧。据各个车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东风日产共销售了530735辆;本田终端销量总计为609100辆;广汽丰田批发销量255388辆;一汽马自达累计销量达59070辆。
虽然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还不错,但日本车企这种屡屡造假行为不改变的话,国人是否还愿意痛快地掏钱?已经有网友表示,要跟日系车,say good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