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效应的回顾与争论
《广场协议》的签署国有五个,但为何签约后只有日本出现严重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应对失当的历史教训值得反思。
《广场协议》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从1985年到1987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但这并未造成金融市场和经济动荡,日本经济直到1990年前都保持较高速增长。
但在同时,由于担心日元过度升值有损经济竞争力,日本政府通过放松信贷维持经济扩张势头。从1985年至1987年,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2.5%,日本股市、楼市泡沫因此越吹越大。
到1989年,日本当局意识到经济过热转向加息,但步骤很激进。从1989年5月到1990年8月,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日本央行基准利率从2.5%升到6%。银根急剧收紧刺破经济泡沫,日本经济随后陷入“失落的十年”。
日本央行前行长黑田东彦2004年撰文《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指出:“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失误。”
今天,各界对《广场协议》和后来的日本经济困局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存在争论。有观点认为,日本政府是被迫对本币升值,这一“城下之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危局;也有一些分析认为,日本政府在面对经济形势变化时自乱阵脚,决策接连失误,这才是造成日本经济“沦陷”的根本原因。
《广场协议》应对的经验与思辨
虽然日本经济在1991年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时间低迷,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日本已基本完成战后经济复兴目标。1991年,日本名义人均GDP已达2.87万美元,高于美国的2.44万美元。日本已跻身一流发达国家行列。
同时,在压力之下日本私营部门开始积极寻求出路。首先,日本企业利用日元升值大幅增加海外投资,将大量产能转移到海外,以化解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例如,为化解长期以来的日美汽车贸易纠纷,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累计在美投资220亿美元,在美国雇用13.6万员工。这种本土化生产不仅有助于化解贸易战风险,也增加了美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认同度。
其次,日元升值和贸易摩擦倒逼日本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日本制造”加速从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型;同时日本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精益生产”也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楷模。
因此,虽然日本经济陷入零增长陷阱,但私营部门的全球竞争力却不降反升。在泡沫破裂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大到汽车小到随身听,日本商品依然风靡全球。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日本企业并非一味降价扩大市场份额,而是有意识控制产品销路,将精力更多放到提高质量和压缩成本上,大大提高了利润率。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