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IT >> 正文
任正非艰难时刻,美国是要重玩30年前遏制日本半导体的老套路吗?


01


昨天有件事情刷屏了。


华为CFO孟晚舟月初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扣留,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长女,也被认为是未来华为的掌门人。整件事实太少,不做阴谋论式的猜想了。外交部和华为的声明都简洁有力,静待他们的工作结果吧。


猫哥想说的是,其实看看商业史就知道,美国这一手其实都是老套路,为了维护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对追随者一向是不择手段的。


02


上世纪80年代遏制日本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例。


日本自打二战战败之后就一门心思去挣钱,70多年的发展史中科技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股市、楼市涨了跌跌了涨,但依赖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即便有失落的二十年,也保持了不错的竞争力。


50年代,sony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到美国出差,引入了晶体管技术,这主要用来制造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收音机,很快成为爆款,其他公司纷纷引入晶体管,开始一窝蜂地制造收音机,本国消费能力有限,就用于出口。


1959年向美国出口了400万台,6年之后达到了2400万台,不过美国业内一致认为日本只是弄弄收音机之类的低端产品,对其构成不了实质性威胁。


更重要的是1959年,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 发明了集成电路。到了1970年,IBM 宣布在新推出的大型机中将使用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开始替代磁芯,在半导体存储器中占据重要位置的DRAM内存芯片,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不论是半导体还是集成电路,当时的主要中心都在军方,冷战时期,这点是可以理解的,60年代,美国军方的半导体需求超过了供应量的50%,集成电路达到了72%。


日本一点也没闲着,紧随美国的脚步。


美国搞出来集成电路没两年,日本也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美国整出DRAM芯片不久,日本NEC也推出了自己的DRAM 芯片,不过技术稍逊。


此时,美国开始搞事了。 日本一个公司叫卡西欧,他们当时主要生产计算器(现在也很多),高峰时,他们公司的产品占了全美市场的80%,1972年,美国借口计算器倾销,拒绝给日本提供核心 IC集成电路,日企大败落,市场份额一个腰斩接一个腰斩,两年后就降到27%。


日本急了,不给就自己造呗!他们当时采用的也是国家队的模式,成立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怎么讲?就是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等等重要企业,大家凑份子筹资737亿日元设立研究所,其中 光主管部门通产省就补助了291亿日元,占39.5%。


03


他们怎么搞呢?


研发搞“赛马”,谁跑出来算谁的,因为很多项目的底层是相通的,所以各大企业各派人手一起研发,互相pk;


资金除了补贴还有接近于零的低息贷款;


市场搞保护,提高关税抵制美国产品,倡导国货,尽管暂时差点,也能用。


到了1980年,当时最牛的科技公司美国惠普的测试结果表明,“日本货的良品率远远高于美国货”,龙头公司NEC、东芝和日立的良品率, 比有的美国著名公司高6倍。


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断上涨,到了1980年,完全超过美国,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霸主。


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在 DRAM 份额占到了80%。


但是“战争”的种子早已种下,早在1977年3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就得出结论: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是在美国倾销的结果。而为了保持美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必须介入这次争端。美国政府认同了SIA的立场,围绕芯片产业的产业战争,就此开始。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美国对于高科技的战略定位,尽管有货币优势、有贸易优势,但是美国的执政者一致认为——


对于高科技的垄断地位,才是美国霸权的基石。而电子、芯片产业,对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所以这不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但也有人认为,按照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既然芯片不是美国的优势产业,那就应该放弃,直接市场购买就可以了,为此,美国国防部安排了一个小组做了调查,结论认为:


美国所有的先进武器系统,都建立在无比先进的芯片技术上,所以,美国必须保护本土芯片业的商业市场。


于是,美国政府开始针对日本开始了“芯片战争”。


04


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书中提出了“踢开梯子”的说法,讲的就是“一个人攀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优势”。


美国自打成了老大,就不断踹梯子,防止后面的人跟上来,冷战、贸易战都与此有关,日本在80年代风生水起,美国针对日本的汽车和芯片贸易制裁就没停止过。


芯片战争的时间值得解释下,1985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之前日本凭借多年的积累正在“买下美国”,对美贸易顺差极大,本国的房子、股市也都是飞涨,美国没办法,只好协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核心就是逼迫日元升值,让美元贬值,以此来增加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平衡美国的国际收支,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迎来失落十年。


而美国政府采取的一贯手段就是“剥洋葱”。啥意思呢?就是先提出一个原则性问题,里面对关键性问题一笔带过,如果这个原则性问题获得对方认可,那就针对这个潜藏的关键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真是一个心机婊啊。


到了1985年,美国SIA认为,如果政府还不迅速采取严厉措施,整个行业将在与日本的竞争中消亡。到了6月,SIA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提起了诉讼,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


日本政府还没想好应对之策,市场传言又起:说日本存在一个影子“九人委员会”。他们定期会晤以决定芯片价格、市场份额等等。日本坚决否认这些报告的真实性,美国政府也从来没有要求确认。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1986年9月,两国签署了《半导体协定》。


主要就是两条:


日本停止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要保留成本记录,制定公平价格,日本货在美国市场只能等于或者高于公平价格;


美国企业将获得日本20%的市场份额。


05


这两条看着简单,但却是日本芯片业衰退的开始。


因为协议的签订和本币升值,不能低价出货,所以很多日本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日本通产省为了协调此问题,对出口规定了统一的最低价,但是1987年3月,美国以日本没有执行协议为名,对日本进行3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实行100%惩罚性关税,限制包括日本产的电视、计算机等等,但是不包括芯片。


套路清奇不? 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让日本的企业内斗,拆散日本的芯片产业联盟。


同时,他们把日本这套搬过来了,成立了14家厂商组成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有政策支持,有资金支持,技术的短板很快补上。之后美日双方还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


依靠这两手,1992年,美国本土公司重新夺回了市场份额,在日本本土的份额也达到了20%。


第二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芯片出口国。此后日本一直在这个领域奋斗不息,但从来没有重回80年代的风光了,反而被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步步紧逼,辉煌不再。


日本的故事跟中国没啥实质性联系,时间对手都不一样,只是能从中看出美国的策略和他们的各种手段, 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和全球最多的人口,足以支撑很多世界级体量的公司,相信华为有实力也有能力走出这次危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说,“如果华盛顿继续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可能无法在5G时代引领世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