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一部名叫《海豚湾》的纪实影片在美国正式上演。
该影片记录了大量海豚被日本渔业人员屠杀的血腥场面:
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在亲眼看着孩子、父母被屠杀的同时,哀叫从有到无,最后只剩下日本渔民的笑谈,以及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
因为真实,所以愈加震撼人心。
2010年,《海豚湾》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与此同时,国际法院和许多动物保护组织也纷纷站出来谴责日本这种打着科研的幌子进行非法商业捕杀海豚。
可惜,日本始终不觉得自己有错。
三十年来,其依旧利用科研捕鲸的漏洞,坚持在南极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鲸。
相关数据统计,自1986年《公约》发布起,全球捕杀的鲸鱼中,近三分之一被日本拿去“做研究”了,数量高达20162只。
而如今,日本已懒得在这件事上再遮遮掩掩。
12月2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将从明年7月起时隔约30年重启商业捕鲸。
消息一出,引起了全社会的担忧。
退出IWC的日本,将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开展商业捕鲸,这或许意味着电影里血腥捕鲸的场面会大规模重演!
(一)
作为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温顺的鲸鱼不单是可以作为食物,它的皮、油脂以及各种器官可以用来做各种东西,甚至是药物和化妆品。
浑身是宝的特点,便也决定了它会被捕杀的命运。
但人们在肆意索取的同时,却忘了鲸鱼是哺乳动物,自然状态下并不能快速大规模繁殖。
换言之,大规模的捕杀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例如蓝鲸,大须鲸,长须鲸等鲸类就被证实处于了濒危状态。
正是为了帮助鲸鱼恢复数量,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了禁止商业捕鲸令。
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日本也于1988年停止了商业捕鲸。
但由于《国际捕鲸公约》的第8条规定:任何国家可以根据科学目的击杀或者捕捞鲸,并应充分利用鲸的身体各部分。
这便给日本提供了捕鲸的合法理由,没错,就是 “科研捕鲸”!
相关数据显示,自1988年开始,日本通过“鲸类研究项目”(JARPA),每年仍会捕杀200至1200条鲸鱼,这其中包括幼鲸和怀孕的母鲸。
2010年,澳大利亚曾为此把日本告上国际法庭。
四年后,海牙国际法庭责令日本停止这项“致命研究”,禁止他们继续捕鲸。
你猜怎么着?
日本虽接受了这一判决, 但紧接着,便又设计了新的名为NEWREP-A的“科研捕鲸”项目,重新开始在南极海域捕鲸。
不仅如此,这些年,日本还一直试图游说国际捕鲸委员会放松商业捕鲸禁令。
今年9月在巴西召开的大会上,日本就又提议修订国际捕鲸委员会决策规则以便恢复商业捕鲸,但议案最终再次遭到否决。
自此,“恼羞成怒”的日本便开始放话要“退群”。
而就当所有的人觉得日本只是说说而已的时候,没想到这一次却是真的了。
至于理由,日本倒也相当坦白。12月26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内阁会议上表示:政府不断摸索持续商业捕鲸的解决方案,但是在9月的IWC大会上,就此问题上与各国的意见无法协调,因此决定退出。
看来,在捕鲸这件事上,日本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了”。
(二)
很多人可能不解:日本是个向来注重环保的国家,为何偏偏在捕杀鲸鱼这件事上始终不肯放手?
事实上,这也是最让外界议论纷纷的地方。
为了吃?
二战后的日本遭遇严重的粮食危机,鲸鱼肉及其他鱼类制品的确顺势成为了日本人饮食生活中获取蛋白质的重要食材之一。
然而今非昔, 对当下的大多数日本人来说,鲸鱼肉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
2006年,日本研究中心受绿色和平组织委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95%的日本人很少或者根本不吃鲸鱼肉。
为了科学研究?
这个理由连国际法庭都不信!
再说,做科研也不一定需要把鲸鱼杀死。《卫报》在一篇报道中曾提到,“技术允许科学家们在不杀死鲸的情况下开展鲸类的追踪和识别、收集DNA样本以及食性评估研究。”
所以,日本如此坚持商业捕鲸,想必还有其它方面原因的考量。
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有一点已然明确,这个原因已重要到让日本不惜与世界“为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