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暴跌5%!12月25日,日经225指数也没给投资者送来“圣诞行情”。
受圣诞前美股走势影响,日经225指数12月25日创下2017年4月以来最低收盘点位,也是自2017年9月中旬以来首次失守2万点。
12月26日,该指数虽小幅上升至收盘的19327.06点,但较10月初创下的27年高位已经下跌约21%,依然处于技术性熊市区域。日本东证指数较1月底触及的高位1911.31点下跌了25.5%。
对此,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表示,市场可能反应过度,日本企业的基本面良好。“市场可能体现了一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但我还没有到特别担心的程度”。
“过山车”行情
受全球投资者忧虑情绪影响,日本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的一年。
自今年1月,东证股价指数(TOPIX)和日经225指数(NI225)攀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点。而接下来的3个月,日本股市“飞流直下”,随后又逐渐企稳反弹。
今年8月,日本股市市值超过6万亿美元,成为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日本央行连续多年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以及大多数上市公司今年都公布了强劲的盈利增长数据,使日本股市前三季度成为今年亚洲表现较好的市场之一。10月1日,日经225指数收盘涨至24245.76点,创下1991年11月以来收盘新高。
随后,由于贸易不确定性等原因,日本股市又从高位回落,一度跌至3月以来最低水平。
12月25日,日经225指数重挫5.01%,创逾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所有板块纷纷下跌,精密仪器、医药和机械等股票领跌。
12月26日,日经225指数小幅收涨0.89%,至19327.06点。但目前该指数还是从10月初触及的27年高位下跌约21%,陷入技术性熊市。
外部因素
日本股市下跌后,高层纷纷喊话,将近日股市不稳定归咎于全球经济以及贸易的不确定性日益增长。
圣诞节前一个交易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下跌653.17点,跌幅2.91%,收于21792.20点,较9月20日的高点下跌18.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7%,全年跌幅达到20.6%,进入技术性熊市。同样步入熊市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2%,较10月3日的高点下跌19.8%。
据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美国财长姆努钦不同寻常地竭力说服投资者对华尔街银行的流动性放心,但此举引起投资者的负面反应,12月24日,美国股市指数跌入熊市。这是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平安夜交易日。此外,特朗普继续攻击美联储,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有分析指出,从近20年日本股市的走势来看,日本股市受美国股市影响较大。随着美股陷入最长十年牛市之后的暴跌,日本股市也随之进入回调。其次,美联储今年四次加息使全球流动性收到影响,进而对全球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冲击。
而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克雷格(Kerry Craig)针对日经指数的下跌表示,“这更多是对日元的反应。”克雷格表示,由于积极的盈利预测和该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他对长期日本股票持积极态度。
12月25日,日元兑美元升至4个月高位。嘉盛集团中文分析师黄俊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是出口大国,当日元升值时,将降低对日本相关企业的业绩预期,引发投资者抛售日本股票。另外,外国投资者在日元升值情形下抛出股票并换成本币,汇率上会更有竞争力,甚至汇率变动也会构成盈利的重要部分。”
经济隐忧
尽管日本央行行长表示,日本经济具有充足韧性以抵御任何外部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12月10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日本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为-2.5%,预期为-2.0%。同时,日本第三季度GDP企业支出季率以及第三季度GDP私人消费季率均不及市场预期,是2014年以来最大跌幅。
据日本媒体12月15日报道,考虑到全球经济前景不佳,日本政府准备将2019年GDP增长率预期,从之前的1.5%下调至1.3%左右。
今年日本西部暴雨以及北海道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日本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由于国内少子化、老龄化问题严重,日本企业对国内的投资前景不太看好。”
日本厚生劳动省预计,2018年全日本新生婴儿数量将比2017年锐减2.5万名,降至92.1万名,是自1899年统计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日本连续第三年预估新生儿数量不足100万名。另外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截至9月15日,70岁以上人口达261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是有统计以来,首次超过20%的比例。人口老龄化使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纳税人口不断减少,日本政府与养老相关的支出将不断增加。
2018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度获得三年首相任期,市场普遍认为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框架将会延续。尽管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日本社会对于结构性改革、增长和通胀的长期信心,但黄俊表示,由于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已经执行很长时间,现在正面临金融机构收入恶化、央行资产负债表暴增等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