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8年下半年中国制造业经济形势不甚明朗,受此影响,日本在华相关业务拓展均出现受挫情况。据了解,在日本对外出口的机械设备中,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一直是日本这两大机械设备的重要出口市场。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近日,日本机器人工业会会长、川崎重工业董事桥本康彦在一次会议上表示,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大关,并预期2019年将比上年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 成绩可喜的背后,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 虽然在自动化投资热潮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需求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但日本工业机器人总出货额开始下降,在2018年7-9月总出货额同比减少了5%,时隔9个季度的下滑,主要是出口主力的对华出口减少近2成,对整体产生了影响。 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日本工业机器人单月订单额就减少0.6%,时隔24月同比下滑,尽管订单额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触顶下滑迹象明显。 中国智能手机需求减弱成日本工业机器人下滑主要因素 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第二季度始,日本工业机器人在华销售订单量时隔两年后首次出现下滑。6月,日本企业对华出口的订单中,安装电子零部件的工业机器人订单额减少一成,减至122亿日元。进入第三季度后依然呈现下滑趋势,第三季度的工业用机器人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 专家分析称出现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工业用机器人需求量的减少产生的影响。 具体来说:对于中国方面,出口量与去年对比减少了18.5%,大约减少555亿日元,时隔11个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 工业机器人的用途主要为分为面向汽车和面向电子设备。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表示:对华出口的机器人中,用于汽车焊接工序的机器人同比持平,而用于组装电子零部件的机器人需求减少了21%,压低了总体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的智能手机及电子零部件企业在机器人的投入上逐渐放缓,需求减弱,而且企业在设备投资上变得更加慎重,对日本工业机器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日本自动化企业纷纷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基于以上市场表现,不少日本自动化企业纷纷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其中: 三菱电机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的净利润(基于国际会计准则)预期为2400亿日元,比原计划减少50亿日元,同比下调6%。该公司常务执行董事皮笼石齐认为“面向中国智能手机的FA(工厂自动化)可望在下一财年复苏,但本财年形势严峻”。 欧姆龙宣布2018财年的净利润(基于美国会计准则)为585亿日元,同比减少7%。该公司原本预期增长2%,达到645亿日元,但突然调整为利润减少。提出的理由是中国的智能手机需求减速等。 加工智能手机金属部分的钻孔机销售低迷等对发那科的利润形成拖累。发那科会长兼首席执行官稻叶善治透露称,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今年夏季开始,“(在中国等)作为机床大脑的数控(NC)装置等的订单开始受到影响”。 作为各种机械的驱动零件、在气动设备方面掌握全球最大份额的SMC公司的董事薄井郁二指出“(美国)狙击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影响似乎已经显现”。 国产机器人崛起的机会已经来临 可能对华出口下滑也有受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需求减弱以及汽车行业转型下需求变化的影响,这种变化是否也受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正在崛起的影响? 此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输出国,主导着整个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我国,以发那科、安川为首的日本机器人占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长期高达30%以上。 中国目前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下的我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增长还在继续,这种背景下国产机器人企业还有机会爆发么? 近几年,为了有机会在未来竞夺机器人市场,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导向,鼓舞了大批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对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的大量投资,同时中国作为工业机器人最大消费国下的广阔应用市场也吸引着国内机器人厂商的争相布局。 前期国产机器人扩张一路高歌猛进,但在2017年的国内工业机器人持续销量上升、国产机器人产量上升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却出现反转,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五年以来首次下降,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只剩下不到27%的市场份额。 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国产机器人前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持续放缓,过去一年里,国外机器人企业加快加布以合资企业、独立建厂等多种方式积极扩充产能。 除了竞争加剧,在内的原因也不少,我国虽然已有800多家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但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公司主要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缺少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能力,产品只能应用在对机器人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且利润微薄。但是,凭借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很多机器人厂商依然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大量的扶持和补贴,让许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涌入。在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底端产能,国内机器人产业走向了低质量的重复建设。 此外,工业机器人成本近年来也在大幅下降,据预测,工业机器人的成本预计在2015~2025年间下降65%。因此,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而言,前几年靠着性价比以及渠道压货模式占据市场份额的方法也会失灵。 中国式补贴也总有告一段落的时候,“打铁还需自身硬”,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产机器人挑战与机会并存。 工业升级的复杂性需要缓慢的技术积累,工业机器人也是如此,落后别人的技术差距与硬件实力,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和经验积累。但是工业机器人市场机会是被所有人看好的: 一是,人力成本的增长导致机器人换人的投资回收期越来越短,机器人的价格也在逐渐下调,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采购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会只增不降, 二是,目前工业4.0的热潮日渐增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发展,工业机器人也将更好的集成到工厂自动化的系统网络中。 从2012年工业机器人爆发以来,才持续了不到5年时间,日本有着长达10年高速增长的经验走势,我国正在使机器人行业往更深度,更全面的领域发展。相信在多种因素的引诱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步入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发展期,或将比第一次浪潮还要热烈。 根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对外发布,2019年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额将达1.05万亿日元,同比将增长4%,连续两年打破纪录,近年来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出口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0%,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汽车、电子等领域。而根据日本政府的一项数据显示,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全球占有率也已超过了50%。作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输出国,日本的工业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品种齐全,机器人企业多如牛毛。 |
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破10000亿 国产爆发还有机会么?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跨境电商平台都有哪些?
大爆冷!国乒名将决赛2:3输球,日本小将连胜四位国乒选手夺冠
这位女孩会不会成为日本未来女皇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第二届岸田内阁启动,新任日外相是岸田培养的接班人?
中方对岸田文雄连任日本首相表示祝贺
日本通信巨头提交故障报告:近1300万用户受影响
日本新任首相:应对新冠疫情等是政府当前要务
日本冲绳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岸田政权“真正起航” 日本政局暗流涌动
日本发生禽流感疫情 将扑杀逾14万只鸡
日本速滑队发生群聚感染 恐将影响对参赛队员的选拔
日本12月启动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明年3月起开设职场接种点
日本1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204例 重症病例时隔1年3个月低于100例
日航和全日空将从2023年开始在日本国内30个机场共用值机系统
日本政府新设3个数字化主题会议以推动多领域改革
东京吉祥寺附近商业街发生路面塌陷 垃圾收集车被卡住
日本11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86例 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三连杀!羽毛球三大团体赛吊打日本 国羽还是牛
日本2020年度“不登校”人数、自杀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远程办公不利工作?日本推进工作方式改革在困境中求突破
日本9月信用卡消费指数连续10个月下降 三大百货商场近半年均亏损
塔摩利主持音乐节目34周年 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京都医疗体制仍维持“3级”警戒级别 呼吁警惕疫情反弹
日本东京车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致2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