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3月19日刊载题为《日本工资水平落后于世界》的报道称,日本的工资水平已经大幅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最近几年,全球各地重新出现了提高基本工资的动向,但以过去20年的时薪为比较基准,日本下降了9%,是主要国家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一直以来我们以维持国际竞争力为理由遏制工资上涨,却因此被欧美甩在身后。
报道称,丰田汽车在2019年的春季劳资谈判中,提出了重新制定薪资体系的方案,其中包括调整最低工资。毕业生一经录用,由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指依据为企业效力年数的多少,决定员工的晋升与否和报酬等级,以确保员工终身为企业工作——本网注)的限制,极少有人能够获得破格晋升或提拔。丰田一直在这种日本式人事和工资制度的践行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报道介绍,但是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美国的IT巨头成了丰田的对手,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变。在人工智能这样的尖端领域,人才争夺战已然打响。
报道称,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制造业等行业出现了包括降薪在内的遏制工资增长的动向。注意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日本的工资水平已经大幅落后于世界。
报道称,经合组织根据包括加班费在内的民间部门的总收入,计算出了劳动者的时薪。对2017年和199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20年间,日本时薪下降了9%,是主要国家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与此同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分别增长了87%、76%、66%和55%,韩国更是达到此前水平的2.5倍。而日本的平均年收入比美国要低三成。
报道称,日本的时薪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到2012年已经下降了12%。大企业由于定期加薪制度的存在,保持了1%多一点的工资增幅,但是由于非正式员工数量的增加,人均工资还是减少了。政府规定的“最低时薪”在最近3年保持着3%以上的增长率,但对象只限于一部分工作环境较为严苛的劳动者,并没能抬升整体时薪水平。
报道认为,这背后存在着附加价值较低的问题。提高生产率是工资增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报道称,在盛行长时间劳动的日本,最近半个世纪的时薪一直是七国集团中最低的。据经合组织统计,2017年日本的平均时薪只有47.5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虽然比前一年有了1%左右的增长,但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仍然处在第20名的低位,与美国的72美元和德国的69美元相比差距不小。
报道称,为什么生产率上不去呢?有观点认为,恰恰是日本企业对于提高工资的谨慎态度招致了生产率的低下。由于容忍低工资的存在,因此无法提高那些生产率低下的工种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也无法实现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反过来遏制了工资的增长。所以说日本已经陷入“贫者怪圈”的死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