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液晶面板企业“日本显示器(JDI)”将归入中国的企业联盟旗下,日本的液晶制造商事实上已经消失。
曾经的日之丸被面板价格战打败
两岸企业联盟将在JDI尚未摆脱亏损经营的情况下成为最大股东一事于本月12日敲定。一名JDI高层带有自嘲意味地说“结果还是要变成他们的”。把该联盟的出资比例控制在不到五成,也只不过算是保住“体面”(该高层语)。其他日企非常冷淡地拒绝了援助JDI,因此要想避免经营破产,“只能拜托”(基金相关人士语)中国企业联盟。
追溯JDI的发展,曾整合日立制作所、索尼、东芝的业务,于2012年作为“日之丸液晶联盟”成立。该公司一举壮大规模,中小型液晶的出货额达到全球第一,但期待落空得也很快。
挡住其出路的是以低价推介产品的韩国、中国制造商。擅长高功能产品的JDI受到跌价压力,来不及削减成本。由于是拼凑业务聚集起来的公司,决策速度较慢,也落后于把重心从液晶转移到可显示更高清图像的有机EL这一全球潮流。
亲爹INCJ逐渐放弃希望
在这期间,接到日本经济产业省意向的半官方基金INCJ(当时为产业革新机构)展开出资、贷款、债务担保方面合计约4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的援助,成为了其后盾。
然而,2019年2月在与两岸企业联盟全面展开谈判时,日本经产相世耕弘成仿佛抛弃JDI般地作出了如下发言:“在通用化的领域缩小一定程度的业务,是经营战略的选项之一。”主导组建日之丸液晶联盟的经产省已然没有了当时的热情。
未响应参加日之丸联盟的夏普公司也在2016年成为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旗下子公司。此次JDI接受出资,使得日本液晶产业将投靠到亚洲企业麾下。
日本电子电器产业面临的悲哀并非始于现在。全球电视机市场曾经由夏普、松下等引领,如今则由韩国、中国制造商位居前列。盛极一时的个人电脑领域亦是如此,富士通、NEC出让给了中国联想(LENOVO)集团,东芝相关业务也转移到了鸿海旗下的夏普。
日本工厂裁员
国家政策援助遭遇“失败”也有先例。投入公共资金的半导体巨头尔必达(Elpida Memory、现Micron Memory Japan)于2012年破产,归入外资旗下。尔必达也是由趋于颓势的三菱电机、NEC、日立相关业务拼凑而成。
此次若日本政府与INCJ大包大揽地向JDI提供援助,有可能被批评为拯救了本应遭到淘汰的“僵尸企业”。虽说如此,若抛弃JDI任其破产,在迎来夏季参院选举的局面下就将无法避免就业问题和国民负担的讨论。就算对技术流向海外的风险视而不见,用排除法也只能委托给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企业联盟进行重振。
重获新生的JDI计划在中国启动有机EL面板的生产。关于开工率较低的日本国内工厂,采取裁员措施几成定局。市场相关人士异口同声地表示:“已不该再考虑能由官员靠空头理论进行企业重组了。”
虽然JDI现在的结果看似是日本显示产业仅存独苗被薅的故事,但日本显示长达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显示面板的上游产业链中,制造设备、制造原材料等核心环节,日本仍然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甚至可能就像三星显示、LG显示缩减液晶显示产能向OLED转移的战略一样,JDI本次出售的液晶制造业务也仅仅是一次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