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穗总领事石塚英树(Ishizuka Hideki)
状元及第粥
寿司
【开篇语】
粤菜蜚声国际,而世界美食亦随着八方来客齐聚羊城。可以说,不出广州,就能吃遍亚洲。从今天起,广州日报推出《不出广州,吃遍亚洲》系列策划,将邀请亚洲各国驻穗总领事或其他领事等外交官,为广州市民游客推荐本国美食,畅谈对广州美食文化印象。
在本期,日本驻穗总领事石塚英树(Ishizuka Hideki)讲述了他的粤菜情缘及中日间源远流长、彼此影响融合的美食文明历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王维宣、@视觉中国 视频拍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宇
在广州,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日本料理店,日本料理也是广州人最常品尝的异国美食之一。
广州和日本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广州是达摩东渡登陆中国的地方,与慧可和尚也很有渊源,正是这两位大师把佛教传到了日本。”石塚英树说。在频繁的文化交往中,美食文化交流尤其深入人心。
石塚英树介绍,大约在1万年前,日本人就开始用陶器做菜烹调,并用当地食材做出丰富的料理。而在往后的漫长岁月中,日本料理受到了外国包括中国文化的影响。“2000年前,我们开始耕作稻田,生产大米,有考证说大米是从中国长江流域传到日本来的。之后,日本文化一直以大米作为主食,包括日本酒也是由大米酿造的。”
此后,“唐宋时期的饮食习惯,丰富了我们的美食文化,到16世纪,我们又通过当时欧洲在亚洲的文化传播中心澳门,引进西方文化。比方说到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引进西餐,开始吃牛肉,开发出神户牛,有了和牛的美食文化。”
石塚英树介绍道,无论是日本还是其他国家,对于饮食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吃饭的时候要尊敬食物、尊敬做菜的厨师,这也是全世界对饮食理解的相通之处。
石塚英树说自己最喜欢的日本美食是生鱼片,到了广州后,他发现粤菜中也有吃新鲜鱼的习惯。“这里有把生鱼片和广式粥结合起来做的鱼片粥,我觉得很有意思。”
谈及在广州的日本料理如何与本地美食进行改良融合,石塚英树说,他到广州后,看到广州有不少创新的日本料理。比如推出了一些含抹茶的饮料,非常有创意。此外,拉面文化的融合也很有趣。“一开始我们向中国学习做拉面,后来日式拉面又出口中国,如今在中国又发展出新款拉面。”
在本次亚洲美食节上,日本也将参与其中。石塚英树坦言,他期待着日本的餐饮文化能跟广州市民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的交流更需要顾客的反映和评价。”在他看来,饮食文化当中一个核心的部分,就是饮食的亲民色彩。“因为大家都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再去了解背后的文化特色,所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广泛的领域里推动亚洲各国人民的互相交流和互相理解,特别有意义。”
烧卖在日本人气很高
从去年9月起,石塚英树卸任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成为驻穗总领事。他告诉记者,初到广州之际,他就被这座城市的活力所打动。“而且也能感受到本地人的温和,很有人情味。”
虽就任时间不足一年,但石塚英树对广州的美食却颇为了解。“广州的美食在日本也非常有名。不少在日本特别有名的中餐厅都是主营广州菜。”他举例,日语中有一个词叫“シュマイ”(siu mai),就是烧卖,正是源于粤语的谐音,可见,日本的烧卖是从广州料理店推广而出。他说,烧卖也是他第一次品尝的广州美食,在日本人气很高。在日本时,他不时会到横滨的华人街品尝粤菜。而到了广州,他特别喜欢吃广州大佛寺的素菜,尤其是素烧鹅。
之所以对广州美食有着如此深厚的了解,他坦言这也与他曾在香港短期留学有关。“我很喜欢当地的小吃,也很喜欢喝粥。”
他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吃状元及第粥的经历。“我当时点了一份及第粥,是因为我那时还是学生,粥的名字听起来很吉利。记得第一次吃的时候,发现粥里有猪肝,看起来没有熟的样子,担心对身体会有影响。但刚吃一口我发现,里面的猪肝非常鲜嫩,好吃。后来我才知道,如果太熟了就会变硬了,没有鲜嫩的味道。”再后来,他慢慢了解到及第粥背后的故事,原来以前学子考科举时,为了讨个吉利,就把有营养的猪肝粥当夜宵吃,这也让他更加理解广州美食文化。
总领事推荐本国美食
石塚英树推荐寿司,因为它比较典型、也容易在广州品尝到。大米、新鲜鱼片和匠人的待客之心这三大要素,构成了日本寿司的特点。
总领事推荐本国餐厅
日本政府每年都会表彰在海外经营得很正宗地道的日料店。目前广州已有两家了,分别是万岁寿司和腾鹤日本料理店。他们做的日本菜很正宗。